更多“土壤盐碱化改良的水利工程措施有排水、洗盐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压盐洗碱的主要改良技术。


    正确答案:(1)水利改良;(2)培肥土壤;(3)化学改良;(4)客土改良;(5) 拉沙改良;

  • 第2题:

    土壤盐碱化改良的水利工程措施有()、洗盐和放淤压盐。

    A、灌水

    B、排水

    C、暗管排水

    D、井灌井排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土壤盐碱化改良的水利工程措施有()种。

    • A、3
    • B、5
    • C、2
    • D、1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土壤盐碱化改良的水利工程措施有排水、()和放淤压盐。

    • A、淋洗
    • B、降低地下水位
    • C、洗盐
    • D、灌水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类型,试分析土壤盐碱化特征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土壤盐碱化指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低下潜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干旱、蒸发增强,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或者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重的现象。它主要发生在干旱、干旱含、半湿润和滨海平原的洼地区。当易溶解盐在表层(0-20cm)累积量达到影响或危害作物生长发育时,便称为盐化土,而碱化土和碱土的表土层含盐量并不高,但土壤胶体上的吸附性钠离子超过一定量(≥5%吸附性阳离子总量),称为碱化土,吸附性钠离子与吸附性阳离子总量比值≥20%时,称为碱土。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 第6题:

    控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健全灌排工程,加强灌区管理和改进灌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灌溉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控制地下水位,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以预防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 第7题:

    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

    • A、明沟排水
    • B、竖井排水
    • C、暗管排水
    • D、暗沟排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盐成土(Halosols)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盐渍土的水利工程改良措施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进行灌溉压盐或排水减盐。在合理排、灌改良盐碱土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有引水灌溉洗盐、引洪放淤压盐、排水脱盐、改排为蓄新模式。

  • 第9题:

    问答题
    盐成土(Halosols)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盐渍土的水利工程改良措施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进行灌溉压盐或排水减盐。在合理排、灌改良盐碱土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有引水灌溉洗盐、引洪放淤压盐、排水脱盐、改排为蓄新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盐碱化的分级及改良工程技术。

    正确答案: 碱斑率<30%为轻度、30%~50%为中度、50%~70%为重度、>70%为极重度
    台田技术、暗管排碱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酸性土地改良技术措施的是()。
    A

    铺设暗管排水

    B

    生物措施改良土壤

    C

    适当的水肥管理措施

    D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不包括()。
    A

    种植水稻

    B

    井灌井排

    C

    灌水冲洗

    D

    放淤改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盐土开发利用原则:系统治理;改良与利用结合;()土壤除盐与土壤培肥结合。

    A、水利工程措施

    B、农业生物措施结合


    参考答案:AB

  • 第14题:

    土壤盐碱化改良的水利工程措施有排水、洗盐和()。

    A、放水

    B、客土

    C、泥沙盖田

    D、放淤压盐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压盐洗碱主要改良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主要改良技术措施:(1)水利改良。配备区域性的排水工程,治理无尾河川,使盐碱有出路,达到区域脱盐目的。(2)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轮种绿肥。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45-60立方米。(3)化学改良。每亩施石膏1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施在耕地碱斑和草原碱斑的改良土上。(4)客土改良。在重碱斑地块,将碱斑挖深40厘米,客黑土回填。(5)拉砂改良。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壤,每亩拉3-5立方米砂土,掺入耕层,防止返盐。(6)种稻改良。水源充足的地方开发水田,以稻改碱。治理改良后土壤耕层主要障碍因素年度改良指标应达到:含盐量比改良前降低10%以上;碱化度比改良前降低5%以上。在返盐盛期,0-20厘米表土层含盐量降至0.2-0.3克/升。

  • 第16题:

    果园土壤改良的措施有()、()、()和()四种。


    正确答案:设置排灌系统、 深耕施有机肥 、地面覆盖 、和营造防护林和种植绿肥作物

  • 第17题:

    盐碱化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夏季淋盐,冬季返盐的特征
    • B、目前,鱼塘—台田模式是治理盐碱化的最佳模式
    • C、选择适当覆盖物,可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 D、采用大水漫灌措施,可降低土壤中的盐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酸性土地改良技术措施的是()。

    • A、铺设暗管排水
    • B、生物措施改良土壤
    • C、适当的水肥管理措施
    • 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不包括()。

    • A、种植水稻
    • B、井灌井排
    • C、灌水冲洗
    • D、放淤改良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简述土壤盐碱化的分级及改良工程技术。


    正确答案: 碱斑率<30%为轻度、30%~50%为中度、50%~70%为重度、>70%为极重度
    台田技术、暗管排碱技术

  • 第21题:

    问答题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类型,试分析土壤盐碱化特征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土壤盐碱化指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低下潜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干旱、蒸发增强,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或者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重的现象。它主要发生在干旱、干旱含、半湿润和滨海平原的洼地区。当易溶解盐在表层(0-20cm)累积量达到影响或危害作物生长发育时,便称为盐化土,而碱化土和碱土的表土层含盐量并不高,但土壤胶体上的吸附性钠离子超过一定量(≥5%吸附性阳离子总量),称为碱化土,吸附性钠离子与吸附性阳离子总量比值≥20%时,称为碱土。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对于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排水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明沟排水;

    B

    灌水冲洗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壤含盐量越高,所需要的冲洗定额越大;

    C

    放淤冲碱的计划落淤厚度确定后,河水泥沙含量越高,所需放淤定额越大;

    D

    种稻改碱措施中,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必须进行播种和插秧前的泡田洗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对稻苗生长无害的程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果园土壤改良的措施有()、()、()和()四种。

    正确答案: 设置排灌系统、 深耕施有机肥 、地面覆盖 、和营造防护林和种植绿肥作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
    A

    明沟排水

    B

    竖井排水

    C

    暗管排水

    D

    暗沟排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