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种植的树种是一种()和方法。
第1题:
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优先留给经济价值较高、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目的要求,而( )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A.立地条件
B.林种
C.树种生物学特性
D.树种生态学特性
第3题:
适应性较广的树种仍不能种植的造林地,安排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第4题:
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优先留给经济价值较高、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
第5题:
为了提高大树种植成活率,施工时应()。
第6题:
种批是指在()。
第7题: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树种选择的()原则,是指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第8题:
种植灌木树种应选择()、()的灌木。
第9题:
下面关于道路绿化设计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0题:
适地适树
科学
因地制宜
第11题:
枝叶稀疏树种
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
枝叶稀疏,树冠整齐的树种
树冠不整齐的树种
第12题:
选择具有异域风情的树种。
选择本地区乡土树种为主。
要注意选择树形美观的树种,并做到各类树种的合理搭配。
应当以乔木为主。(公园树种选择)
要注意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第13题:
适应性较广的树种仍不能种植的造林地,安排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种批是指在( )。
A.同一树种
B.相似的立地条件
C.相同时间内采集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也相同
D.都有
第15题:
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第16题:
树种选择的生态学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树种应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即()。
第17题:
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有:择伐强度、树种特性()立地条件 。
第18题:
在造林树种确定后,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选与之相适应的立地条件称为()。
第19题:
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目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第20题:
如何识别茶属,木荷属,厚皮香属?种植山茶应选择何种立地条件?
第21题:
第22题:
同一树种
相似的立地条件
相同时间内采集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也相同
D、以上B、C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