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结实率的措施。
第2题:
大豆秕粒产生的原因与花荚脱落产生的原因相似。
第3题:
水稻产量的基本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
第4题:
2012年某技术人员测产水稻结实率平均为100%
第5题:
水稻二化螟属鞘翅目,螟蛾科,又叫水稻钻心虫,以幼虫钻蛀稻茎为害,先期枯心,即而死穗,后期增加秕粒,对产量影响很大,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第6题:
水稻库限制型品种应注重粒肥的施用,提高其结实率和粒重。
第7题:
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
第8题:
简述大豆发生秕粒的原因和出现的规律。
第9题:
水稻产量的基本因素是()、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第10题:
抽穗期间长期阴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11题:
第12题:
降低结实率,不减少千粒重
降低结实率,也减少千粒重
减少千粒重,一般不影响结实率
主要是减少颖花数,而不是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
第13题:
影响水稻结实率最大的时期为()、()和()三个时期。
第14题:
水稻种用清水选种可以选出未成熟好的半成粒和空秕粒。
第15题:
水稻单位面积上的产量由()所构成。
第16题: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构成。
第17题:
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与结实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其它产量构成因素间均呈正相关表现
第18题:
与常规手插秧相比,抛秧水稻高产的关键是提高了()。
第19题:
水稻结实率
第20题:
一般而言,水稻产量构成中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变化较大,而()相对稳定。
第21题:
水稻产量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穗数形成阶段、穗粒数形成阶段以及结实率和()阶段。
第22题:
第23题:
单位面积穗数
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