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以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初龄幼虫仅食叶肉,老龄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与孔洞。春、秋为害严重。
2、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在夏季甘蓝、花椰菜收获后,遗弃的残叶根株以及田埂杂草,应彻底清理铲除,消灭虫源,防止贻害白菜。(2)施用药剂种类。在幼虫2龄前施用三虫剪15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菜蛾宝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3)注意间苗。间苗时应注意在植株心叶上见有结网的幼虫的幼苗立即拔除。
更多“小菜蛾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不应该做的是()。

    • A、采用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治
    • B、避免使用单一药剂防治
    • C、摘除基部老黄叶,集中销毁
    • D、采取药剂尽量不是小菜蛾产生抗药性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葡萄透翅蛾为害有什么特点?应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幼虫先取食嫩叶、茎蔓,然后蛀人嫩茎中,蛀入孔处常有虫粪。节间部被蛀害则节间呈紫色,这是识别该虫为害的重要标志。幼虫蛀人枝蔓内后,先向嫩蔓先端方向蛀食,使嫩蔓很快枯死。当蔓尖枯死后向果穗以下新蔓基部方向蛀食,致使果实脱落,被害新蔓枯死。
    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注意剪除节间变紫色的被害枝条,集中烧毁,压低越冬基数,减少来年虫源。生长期结合田间管理,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消灭其中幼虫,防止其继续转移为害;
    2.化学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及初孵幼虫蛀害嫩蔓时喷药,消灭卵和初蛀人幼虫。常用农药有:50%杀螟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或5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

  • 第3题:

    小菜蛾的为害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即“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 第4题:

    菜青虫(菜粉蝶)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又叫菜粉蝶,1-2龄幼虫啃食叶肉,3龄以上可将叶片咬成空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存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喜食甘蓝和花椰菜。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清除老叶、残株、杂草,减少虫源。(2)药剂防治。在幼虫2龄前施用三虫剪15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菜蛾宝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 第5题:

    豇豆荚螟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成虫产卵在植株嫩叶部分,5~7天孵化后幼虫先在嫩叶下取食,蛀入豆荚内取食豆粒,豆粒被吃掉或咬伤、荚内和蛀孔处还堆积幼虫的粪粒,受害的豆荚味苦而不能食用。每年发生6~7代,高温干旱年份发生较严重,春植豆比秋植豆受害重,秋冬为害山毛豆后越冬。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可减轻为害。
    (2)药剂防治。在1~2龄幼虫高峰期每666.7平方米用90%敌百虫(美曲膦酯)100~125g,或2.5%敌杀死25~30ml,或溴敌乳油针剂5~7支,或10%兴棉宝25~30ml,或巴丹原粉30~40g,或杀虫双150ml对水75kg喷施。药剂宜交替使用。

  • 第6题:

    白粉虱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并可传播病毒病。
    该虫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在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区,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
    2、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可以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的每隔两周放1次,共放3次。
    (2)物理防治。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尤其以橙黄色最强,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666.7平方米设置32~34块,置植株同等高度。
    (3)化学防治。25%扑虱灵1500倍液、20%灭扫利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1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剂3000倍液。烟熏:每666.7平方米温室用0.4~0.5kg敌敌畏熏烟对锯末烟熏。

  • 第7题:

    下列蔬菜害虫中为害叶片后残留环形、半环形食痕或圆形孔洞的是()。

    • A、黄守瓜;
    • B、菜青虫;
    • C、小菜蛾;
    • D、黄曲条跳甲。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简述玉米螟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为害特点:食性杂,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为害玉米:初孵幼虫嫩叶的叶肉,保留下表皮;心叶期:集中在心叶叶内为害,不能抽出♂穗;孕穗期幼虫集中上部,为害幼嫩的末抽穗的♂,♂穗抽出后,幼虫在♂与♀之间为害,造成折茎,折叶。♀穗膨大抽丝时,幼虫喜集中在花丝内为害。有的蛀入♀穗着生茎,破坏营养运输,严重影响♀穗发育,籽粒灌浆为蛀茎盛期。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处理越冬秸杆,压减虫源;选育抗虫品种等。2、生物防治:以蜂治螟: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卵内,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卵内。以菌治螟:常用白僵菌,Bt颗粒剂撒或灌心。3.化学防治:喇叭口内施颗粒剂、敌敌畏、辛硫鳞。药液灌心: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撒毒土:50%辛硫磷0.5kg+细土50kg,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

  • 第9题:

    问答题
    以国槐尺蛾为例说明尺蛾类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国槐尺蛾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于槐树及灌木丛中,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和外缘产卵,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柄和嫩枝上,一般每处只产1粒卵,幼龄幼虫将叶啃食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能蚕食整个叶片,5龄后食量剧增,占整个幼虫期食量的90%以上,一头幼虫一生共吃树叶10片左右。受惊扰有吐丝下垂习性。老熟后吐丝或直接掉至地面,爬到干基及周围松土中化蛹。
    尺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耕翻挖虫蛹;根据被害状及虫粪及时捕捉幼虫。槐尺蛾和黄连木尺蛾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可进行人工振落捕杀幼虫。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于低龄幼虫期,以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40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均有良好效果;超低容量喷雾时,用50%敌敌畏乳油与柴油1:2混合,用量为6kg/hm2。药剂防治一定要很抓第一代,以压低虫口密度。
    (4)生物防治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以1亿/ml的含孢量进行地面喷雾。同时要注意保护胡蜂、土蜂、姬蜂等自然天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小菜蛾和菜粉蝶为害的寄主中,尤以()蔬菜为害最重,且均以()虫态越冬。

    正确答案: 十字花科,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小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都是蔬菜作物上的害虫,它们不会为害棉花、玉米等作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以梨星毛虫为例说明斑蛾类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梨星毛虫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树干裂缝及粗老翘皮下越冬。次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咬食幼芽;花蕾,4月中下旬,叶展开后,幼虫吐丝缀合叶片呈“饺子状”躲在其内啃食叶肉,幼虫有转叶危害的习性。老熟后在卷叶中化蛹。成虫白天静伏于叶片背面,夜晚活动,卵产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初孵幼虫群集将叶啃成灰白色透明网状。7月下旬幼龄幼虫开始钻入树皮缝内结茧越冬。
    斑蛾类防治方法:
    (1);结合园林管理,冬季松土除茧灭蛹,或轻刮树木的翘皮;裂缝部分,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2);人工摘除虫苞;被害叶及其上的幼虫。
    (3);7月下旬,树干绑草绳,可诱杀梨星毛虫过冬幼虫。
    (4);药剂防治虫量大时,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梨树易生药害);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1500-2000倍液。用灭幼脲3号,以0.33-0.5ppm的浓度喷洒防治竹小斑蛾效果能达到100%。
    (5);竹林较密处,可于幼虫3龄前施放烟剂进行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杨小舟蛾为害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杨小舟蛾是杨树上的一种食叶害虫,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曾暴发成灾。成蛾体长10~15mm(毫米)。体色变化较多,从黄褐色至暗褐色。前翅有3条灰白色横线,后翅基部有1赭色或红褐色小斑。幼虫体长21~23mm,体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两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各节具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1节和第8节背面上的肉瘤较大,呈灰色,上面生有短毛。
    在吉林省1a(年)发生2代。幼虫共5龄,1~2龄幼虫群集叶面,啃食叶表。3龄后分散,将叶片咬成缺刻。暴食期在第5龄,占全部食量的82%以上。

  • 第14题:

    地下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
    为害萝卜和胡萝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和蛴螬。小地老虎夜间活动,苗小时,齐地面咬断嫩茎。蝼蛄咬断幼苗嫩茎,将根茎部咬成纤维,造成缺苗断垄。蛴螬在地下咬食幼苗根茎,秋季在表土层活动。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撒施均匀;整地时随犁施入米乐尔,每亩用量4~6kg,施用土层10~20cm。
    (2)人工捕获。当发现小地老虎为害根茎部,田间出现断苗时,可于清晨拨开断苗附近的表土捕捉幼虫,连续捉几天,可收到较好地效果。
    (3)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美曲磷脂)原粉0.5kg或2.5%敌百虫(美曲磷脂)粉剂1.5kg加少量水拌压粉炒香的豆饼或麦麸50kg,傍晚施于菜苗周围,或用90%敌百虫(美曲磷脂)30倍液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制成毒饵,每亩施用2.5~4kg,出苗前后防治蝼蛄、金针龟、小地老虎等。
    (4)为生球防治地老虎。每千克水加入2粒研成细粉的卫生球,待溶液后喷洒于叶部或浇灌根部,每10天喷1次,可有效防治地老虎。

  • 第15题:

    可用黄板诱杀的方法进行防治的害虫是()。

    • A、黄曲条跳甲
    • B、菜蚜
    • C、黄守瓜
    • D、小菜蛾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蚜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和嫩茎上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向背面卷曲,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其分泌物还污染果实,并能传播病毒病。
    2、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挂银灰膜条避蚜;可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50%避蚜雾2000倍液或者是40%乐果乳油。每隔5~7天1次,连喷2次。

  • 第17题:

    抑太保可防治下列哪些害虫()。

    • A、菜青虫
    • B、红蜘蛛
    • C、桃小食心虫
    • D、小菜蛾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美国白蛾在我国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裂缝或枯枝层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雄蛾比雌蛾羽化早2-3天,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在寄主叶背和草丛中,傍晚和黎明活动,在寄主叶背上产卵,卵单层排列成块状,覆盖有白色鳞毛,每卵块500-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雌蛾产卵期间和产卵完毕后,始终静伏于卵块上,遇惊扰也不飞走直至死亡。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并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1-3龄群集取食寄主叶背的叶肉组织,留下叶脉和上表皮,使被害叶片呈白膜状;4龄开始分散,同时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片缀合成网幕,网幕随龄期增大而扩展,有的长达1-2m;5龄以后开始抛弃网幕分散取食,食量大增,仅留叶片的叶柄和主脉。5龄以上的幼虫耐饥能力达8-12天,这一习性使美国白蛾很容易随货物或货物包装物的运输或附在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幼虫共7龄。6-7月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8-9月为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9月以后老熟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美国白蛾喜生活在阳光充足而温暖的地方,在交通线两旁、公园、果园、村落周围及庭院等处的树木常集中发生,林缘发生较重,尤其是光照与积温,可以决定此虫在一个地区能否存活下来及可能完成的世代数。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
    (2)、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检疫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3)、根据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于成虫羽化期设置灯光诱杀。
    (4)、人工摘除网幕,美国白蛾幼虫在4龄前群集于网幕中,危害状比较明显,应抓住这一时机发动人工摘除网幕,消灭幼虫。
    (5)、采用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诱杀成虫,配合灯光诱杀效果更好。
    (6)、药剂防治。幼虫期,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
    (7)、生物防治。可用苏云菌杆菌(1亿孢子/ml)和灯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幼虫。还可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同时要保护和利用草蛉、胡蜂、蜘蛛、鸟类等天敌。

  • 第19题:

    以国槐尺蛾为例说明尺蛾类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国槐尺蛾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于槐树及灌木丛中,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和外缘产卵,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柄和嫩枝上,一般每处只产1粒卵,幼龄幼虫将叶啃食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能蚕食整个叶片,5龄后食量剧增,占整个幼虫期食量的90%以上,一头幼虫一生共吃树叶10片左右。受惊扰有吐丝下垂习性。老熟后吐丝或直接掉至地面,爬到干基及周围松土中化蛹。
    尺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耕翻挖虫蛹;根据被害状及虫粪及时捕捉幼虫。槐尺蛾和黄连木尺蛾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可进行人工振落捕杀幼虫。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于低龄幼虫期,以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40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均有良好效果;超低容量喷雾时,用50%敌敌畏乳油与柴油1:2混合,用量为6kg/hm2。药剂防治一定要很抓第一代,以压低虫口密度。
    (4)生物防治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以1亿/ml的含孢量进行地面喷雾。同时要注意保护胡蜂、土蜂、姬蜂等自然天敌。

  • 第20题:

    简述小菜蛾的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1)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或早、中、晚熟品种的邻作,切断其食物源;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本田;将十字花科蔬菜与其它蔬菜插开种植,或相隔一定的距离;秋菜的苗圃地应选择离虫源远的田块。
    (2)及时清洁田园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并带出田间加以处理;田块立即耕翻,可消灭大量虫源。
    (3)诱杀成虫应用人工合成的菜蛾性诱剂诱芯诱杀雄虫。
    (4)生物防治推广细菌农药,保护天敌。
    (5)化学防治要根据当地菜蛾的抗性药剂范围和程度,结合虫情慎重选择杀虫剂,注意轮换用药,切忌一种农药常年连续使用,以减缓抗性发展。防治适期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2龄前。由于菜蛾有集中心叶和叶背为害的习性,故尽可能把药喷入心叶和叶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每隔3~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方能奏效。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EC、20%氰戍菊酯EC、25%辛硫磷EC、50%巴丹WP、1.8%阿维菌素EC。对抗药性强的菜蛾可使用5%抑太保EC(定虫隆)、5%锐劲特SC(氟虫腈)等。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小菜蛾的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1)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或早、中、晚熟品种的邻作,切断其食物源;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本田;将十字花科蔬菜与其它蔬菜插开种植,或相隔一定的距离;秋菜的苗圃地应选择离虫源远的田块。
    (2)及时清洁田园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并带出田间加以处理;田块立即耕翻,可消灭大量虫源。
    (3)诱杀成虫应用人工合成的菜蛾性诱剂诱芯诱杀雄虫。
    (4)生物防治推广细菌农药,保护天敌。
    (5)化学防治要根据当地菜蛾的抗性药剂范围和程度,结合虫情慎重选择杀虫剂,注意轮换用药,切忌一种农药常年连续使用,以减缓抗性发展。防治适期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2龄前。由于菜蛾有集中心叶和叶背为害的习性,故尽可能把药喷入心叶和叶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每隔3~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方能奏效。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EC、20%氰戍菊酯EC、25%辛硫磷EC、50%巴丹WP、1.8%阿维菌素EC。对抗药性强的菜蛾可使用5%抑太保EC(定虫隆)、5%锐劲特SC(氟虫腈)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葡萄透翅蛾为害有什么特点?应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幼虫先取食嫩叶、茎蔓,然后蛀人嫩茎中,蛀入孔处常有虫粪。节间部被蛀害则节间呈紫色,这是识别该虫为害的重要标志。幼虫蛀人枝蔓内后,先向嫩蔓先端方向蛀食,使嫩蔓很快枯死。当蔓尖枯死后向果穗以下新蔓基部方向蛀食,致使果实脱落,被害新蔓枯死。
    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注意剪除节间变紫色的被害枝条,集中烧毁,压低越冬基数,减少来年虫源。生长期结合田间管理,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消灭其中幼虫,防止其继续转移为害;
    2.化学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及初孵幼虫蛀害嫩蔓时喷药,消灭卵和初蛀人幼虫。常用农药有:50%杀螟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或5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美国白蛾在我国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裂缝或枯枝层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雄蛾比雌蛾羽化早2-3天,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在寄主叶背和草丛中,傍晚和黎明活动,在寄主叶背上产卵,卵单层排列成块状,覆盖有白色鳞毛,每卵块500-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雌蛾产卵期间和产卵完毕后,始终静伏于卵块上,遇惊扰也不飞走直至死亡。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并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1-3龄群集取食寄主叶背的叶肉组织,留下叶脉和上表皮,使被害叶片呈白膜状;4龄开始分散,同时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片缀合成网幕,网幕随龄期增大而扩展,有的长达1-2m;5龄以后开始抛弃网幕分散取食,食量大增,仅留叶片的叶柄和主脉。5龄以上的幼虫耐饥能力达8-12天,这一习性使美国白蛾很容易随货物或货物包装物的运输或附在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幼虫共7龄。6-7月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8-9月为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9月以后老熟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美国白蛾喜生活在阳光充足而温暖的地方,在交通线两旁、公园、果园、村落周围及庭院等处的树木常集中发生,林缘发生较重,尤其是光照与积温,可以决定此虫在一个地区能否存活下来及可能完成的世代数。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
    (2)、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检疫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3)、根据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于成虫羽化期设置灯光诱杀。
    (4)、人工摘除网幕,美国白蛾幼虫在4龄前群集于网幕中,危害状比较明显,应抓住这一时机发动人工摘除网幕,消灭幼虫。
    (5)、采用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诱杀成虫,配合灯光诱杀效果更好。
    (6)、药剂防治。幼虫期,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
    (7)、生物防治。可用苏云菌杆菌(1亿孢子/ml)和灯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幼虫。还可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同时要保护和利用草蛉、胡蜂、蜘蛛、鸟类等天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