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经有三条,即()途径。A、C3途径B、C4途径C、CAM途径D、碳途径

题目

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经有三条,即()途径。

  • A、C3途径
  • B、C4途径
  • C、CAM途径
  • D、碳途径

相似考题
更多“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经有三条,即()途径。”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水稻、棉花等属于三碳()作物。


    正确答案:C3

  • 第2题:

    高等植物固定二氧化碳有什么途径?


    正确答案: 高等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生化途径有3种,即卡尔文循环(C3途径)、四碳二羧酸途径(C4途径)和景天科植物酸代谢途径(CAM途径)。

  • 第3题: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三条,其中最基本的是()。


    正确答案:C3;C4;CAM;C3

  • 第4题:

    什么是氨的同化?氨同化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所谓氨的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无机氨转化为有机氮素的过程。通常生物体可以通过谷氨酸、谷氨酰胺和氨甲酰磷酸三种中间产物来利用氮素。
    生物体通过合成谷氨酸、谷氨酰胺来进行氨的同化。参与该途径的酶包括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具体途径我想还是应该说说不同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体内利用氨的酶的特性不同,生物在氨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别。对于生存在氨浓度较低环境中的生物而言,氨的利用通常由谷氨酸合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共同作用,完成氨离子进入谷氨酸的反应过程;而对于生存在氨浓度较高环境中的生物而言,氨的利用通常由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共同完成。
    真核生物有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II两种类型。其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I存在于细胞质中,它通常催化谷氨酰胺提供氨基的氨甲酰磷酸合成。产生的氨甲酰磷酸参与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这些反应属于氨的利用。

  • 第5题:

    高等植物碳同化的二条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等产物的是()

    • A、C4途径
    • B、CAM途径
    • C、卡尔文循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高等植物体内信号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1)易挥发性化学信号在体内气相中传递它可在植株体内的气腔网络中扩散而迅速传递,如乙烯和茉莉酸甲酯通常能从合成位点迅速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并迅速到达作用部位而产生效应。(2)化学信号的韧皮部传递植物体内许多化学信号物质,如ABA、JA-Me、寡聚半乳糖、水杨酸等都可通过韧皮部途径传递。(3)化学信号的木质部传递化学信号通过集流的方式在木质部内传递。如根系合成的ABA可通过木质部蒸腾流进入叶片,并影响叶片中的ABA浓度,从而抑制叶片的生长和气孔的开放。(4)电信号的传递如植物电波信号可通过维管束长距离传递。(5)水力学信号的传递水力学信号可通过由木质部导管组成的水连续体系来传递。

  • 第7题:

    高等植物ABA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1、脱落酸的生物合成
    合成部位:根尖和萎蔫的叶片,细胞内合成主要场所是质体(叶绿体)。
    合成途径:主要有两条:
    (1)类萜途径:C15的直接途径
    MVA→→FPP→→ABA
    此途径未被证实是否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
    (2)类胡萝卜素途径:C40间接途径
    目前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体内合成ABA的主要途径。

  • 第8题:

    酒品的颜色的成因有三条途径,即()、()、()。


    正确答案:来自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人工或非人工的增色。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氨的同化?氨同化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所谓氨的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无机氨转化为有机氮素的过程。通常生物体可以通过谷氨酸、谷氨酰胺和氨甲酰磷酸三种中间产物来利用氮素。
    生物体通过合成谷氨酸、谷氨酰胺来进行氨的同化。参与该途径的酶包括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具体途径我想还是应该说说不同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体内利用氨的酶的特性不同,生物在氨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别。对于生存在氨浓度较低环境中的生物而言,氨的利用通常由谷氨酸合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共同作用,完成氨离子进入谷氨酸的反应过程;而对于生存在氨浓度较高环境中的生物而言,氨的利用通常由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共同完成。
    真核生物有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II两种类型。其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I存在于细胞质中,它通常催化谷氨酰胺提供氨基的氨甲酰磷酸合成。产生的氨甲酰磷酸参与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这些反应属于氨的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高等植物碳同化的二条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等产物的是()
    A

    C4途径

    B

    CAM途径

    C

    卡尔文循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三条途径,即(),(),()。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三条途径,即(),(),()。


    正确答案: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 第14题:

    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正确答案:C3:CO2受体为RuBp。最初产物为甘油-3-磷酸。
    C4:CO2受体为PEP。最初产物为草酰乙酸,固定在叶肉细胞中,脱羧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CAM: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参与C3反应,在叶肉细胞中。

  • 第15题: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是韧皮部?


    正确答案: (1)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源到库由某一源制造的同化物主要流向与其组成源-库单位中的库。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各有其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通常是一些代谢旺盛、生长速率快的器官或组织,它们既是矿质元素的输入中心,也是同化物的分配中心。(3)就近供应一个库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减弱。一般说来,上位叶光合产物较多地供应籽实、生长点;下位叶光合产物则较多地供应给根。(4)同侧运输同一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相同方位的幼叶、花序和根。

  • 第16题: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有哪些途径?试述水稻、玉米、菠萝的光合碳同化途径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有三个途径: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水稻属于卡尔文循环,玉米属于C4途径、菠属于景天酸代谢途径,卡尔文途径和C4途径的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不同,分别是一种三碳化合物、四碳二羧酸化合物,而景天酸代谢途径则具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它是夜晚气孔开放积累相应有机物,白天气孔关闭,氧化脱羧,参与卡尔文循环。

  • 第17题:

    根据植物碳同化过程中最初产物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以及碳代谢的特点,可将碳同化途径分为()途径、()途径和()途径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C3、C4、景天科酸代谢

  • 第18题:

    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经( )

    • A、MBL途径 
    • B、内源性途径 
    • C、经典途径 
    • D、外源性途径 
    • E、旁路途径

    正确答案:A,C,E

  • 第20题:

    多选题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经( )
    A

    MBL途径 

    B

    内源性途径 

    C

    经典途径 

    D

    外源性途径 

    E

    旁路途径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根据植物碳同化过程中最初产物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以及碳代谢的特点,可将碳同化途径分为()途径、()途径和()途径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 C3、C4、景天科酸代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比较光合碳同化的三种途径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C3途径因其其第一个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是三碳化合物而命名,C3途径对环境中的CO2浓度有一定要求,当小于50ppm时,该途径即停止。
    (2)C4途径的植物能在很低的浓度下利用CO2(5ppm)
    ,它通过另一条途径固定CO2其最初产物是草酰乙酸(四碳化合物),故称C4植物。其特征是:叶脉周围含有叶绿体的微管束鞘细胞及叶肉细胞,叶肉细胞进行C4途径,再释放CO2供鞘细胞进行C3循环,所以C4植物实质是依靠C4途径与C3途径配合。
    (3)干旱地区的景天科植物的CO2固定方式与C4
    植物相似,只是其产物有机酸生成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正确答案: C3:CO2受体为RuBp。最初产物为甘油-3-磷酸。
    C4:CO2受体为PEP。最初产物为草酰乙酸,固定在叶肉细胞中,脱羧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CAM: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参与C3反应,在叶肉细胞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