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降低钢材和焊材的含碳量B、在钢中加入一定的含金元素,如钼、钒、钛、铌等C、减少钢中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D、采用熔深较深的焊缝并合理选用焊接规范

题目

以下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降低钢材和焊材的含碳量
  • B、在钢中加入一定的含金元素,如钼、钒、钛、铌等
  • C、减少钢中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 D、采用熔深较深的焊缝并合理选用焊接规范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粪便中可能含有一定的病理性结晶,以下关于病理性结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夏科.雷登结晶
    B.包括血红素结晶
    C.包括草酸钙结晶
    D.包括胆红素结晶
    E.包括脂肪酸结晶

    答案:C
    解析:
    粪便中病理性结晶有夏科-雷登结晶、血红素结晶、胆红素结晶、脂肪酸结晶。

  • 第2题:

    焊接时如何防止结晶裂纹?


    正确答案: ①调整焊接参数以得到抗裂能力较强的焊缝成形系数
    ②调整冷却速度
    ③调整焊接顺序

  • 第3题:

    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a)控制焊缝中硫、磷、碳等有害杂质的含量。应尽可能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中的硫、磷、碳的含量,根据目前的标准规定:S、P都应小于0.03-0.04%。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丝含碳量一般不得超过0.12%。焊接高合金钢时要求更高,硫、磷含量必需控制在0.03%以下,焊丝中的含碳量也要严格控制,甚至要求采用超低碳焊丝(C0.03-0.06%)。一些重要的焊接结构应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可有效的控制有害杂质,防止结晶裂纹产生或降低倾向。
    b)改善焊缝一次结晶、细化晶粒是提高抗裂性的重要途径。广泛采用的办法是向焊缝中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Mo、V、Ti、Nb、Zr、Al、稀土等)
    c)在焊接工艺上,适当增加焊接线能量和提高预热温度,采用合理的焊接接头型式和焊接次序。

  • 第4题:

    下列属于热裂纹的是:()

    • A、液化裂纹
    • B、结晶裂纹
    • C、氢致裂纹
    • D、再热裂纹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叙述弯曲件的弯曲角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有的弯曲圆角半径太小、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毛坯料毛刺一面向外、材料的可塑性差。
    主要防止措施有加大弯曲件圆角半径、改变工件排样、毛坯料的毛刺改在弯曲件内侧、采用可塑性强的材料。

  • 第6题:

    振动结晶的目的是()。

    • A、防止气孔
    • B、防止热裂纹
    • C、改善焊缝的一次结晶组织
    • D、改善焊缝的二次结晶组织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用工艺方法防止结晶裂纹的产生,是鉴于工艺方法能改善焊接是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防止裂纹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增加净水压力。
    2.选择和控制合适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
    3.采取中间退火,以消除变形过程中的硬化,变形不均匀,残余应力等。
    4.提高材料质量。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

    降低钢材和焊材的含碳量

    B

    在钢中加入一定的含金元素,如钼、钒、钛、铌等

    C

    减少钢中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D

    采用熔深较深的焊缝并合理选用焊接规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一)影响因素:
    (1)冶金因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a常用合金元素的影响,如C、/S、/P、Mn、Si等,b易熔相的影响
    (2)力的影响: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复杂程度、焊接顺序、装配焊接方案以及冷却速度等。
    (二)防治措施:
    (1)冶金措施:
    A.控制焊缝中C、S、P等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
    B.提高焊丝的含锰量
    C.对熔池进行变质处理d形成双相组织e调整熔渣的碱度
    (2)工艺措施:
    A.控制焊缝成形系数,提高成形系数可以提高焊缝的抗裂纹能力
    B.降低冷却速度,可以减小结晶裂纹倾向
    C.调整焊接顺序,降低拘束应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一)冶金因素:
    1、合金状态图的类型及结晶温度区间
    (1)结晶温度区↑—脆性温度区Tb↑—裂纹倾向↑
    (2)合金元素Me↑—脆性温度区Tb↑—裂纹倾向↑,当Me%进一步↑,结晶裂纹倾向↓
    2、Me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以低碳钢、低合金钢中Me对其影响为例。
    (1)S、P:Fe+FeS  FeO+FeS Fe+Fe3P  形成液态薄膜,S、P%↑裂纹倾向↑
    (2)C://国际上利用C当量来评价钢种焊接性。C%↑S、P偏析↑,S、P富集在晶界,裂纹倾向↑。
    (3)Mn:脱S作用 Mn+Fes→Fe+MnS 使FeS—MnS 改变硫化物的分布状态FeS由薄膜状→球状
    ①C<0.16%  Mn↑结晶裂纹的倾向↓
    ②C≥0.16%  r相出现  P偏析↑  Mn/S不起作用控制含P量
    (4)Si δ相形成元素,↓焊缝裂纹倾向(主要↓S、P偏析),但Si> 0.4%形成低熔硅酸盐夹杂,裂纹倾向↑。
    (5)Ti、Zn(锆)及稀土元素镧、铈(La、Ce)能形成高熔点的硫化物、裂纹倾向↓(比Mn更好)
    (6)Ni 在低合金钢中,Ni+Ni3S2  645℃裂纹倾向↑
    (7)O O能↓S的有害作用形成Fe-FeS-FeO三元共晶,使FeS由薄膜状变成球状。
    3、凝固结晶组织形态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1)晶粒越粗大,柱状晶方向越明显,结晶裂纹的倾向↑,加入细化晶粒的元素Ti、Mo、V、Nb、Al等。 
    (2)希望得到r+δ(A+F)焊缝中含少量的δ相可以细化晶粒,打乱A粗大柱状晶方向性↑抗裂能力(18-8钢)。
    (二)力学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焊接时脆性温度区内金属的强度(σM)小于脆性温度区金属的承受的拉伸应力σ,即σM<σ产生裂纹。
    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
    (一)冶金方面的措施
    1、控制S、P含量:控制母材、焊材中S、P含量
    一些重要的焊接结构采用碱性焊条及焊剂,有效地控制S、P的含量↓裂纹倾向。
    2、改善凝固结晶、细化晶粒。
    (1)加入细化晶粒元素:Mo、V、Ti、Nb、Zr、Al
    (2)不锈钢施焊时,希望得到δ+r(δ相控制5%)
    (二)工艺方面的措施
    1、焊接工艺及规范:
    适当E↑,To↑——可以↓应变率 ↓裂纹倾向
    2、接头型式及坡口形式:影响到接头额受力状态和结晶条件及热的分布。
    (1)尽量采用对接。
    (2)采用多层焊,控制各层的熔深。
    (3)接头处避免应力集中(错边、咬边、未焊透)。
    3、焊接次序
    尽量使大多数焊缝能在较小的刚度下施焊
    (1)对称施焊:分散应力
    (2)管板与管束焊接采用放射交叉式焊接顺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铸件的冷裂纹和热裂纹?防止裂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如果铸造内应力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时,铸件便会产生裂纹。裂纹分为热裂和冷裂两种。
    (1)热裂:热裂是在凝固后期高温下形成的,主要是由于收缩受到机械阻碍作用而产生的。它具有裂纹短、形状曲折、缝隙宽、断面有严重氧化、无金属光泽、裂纹沿晶界产生和发展等特征,在铸钢和铝合金铸件中常见。
    防止热裂的主要措施是:除了使铸件的结构合理外,还应合理选用型砂或芯砂的黏结剂,以改善其退让性;大的型芯可采用中空结构或内部填以焦炭;严格限制铸钢和铸铁中硫的含量;选用收缩率小的合金。
    (2)冷裂:冷裂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常出现在铸件受拉伸部位,特别是有应力集中的地方。其裂缝细小,呈连续直线状,缝内干净,有时呈轻微氧化色。
    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或大而薄的铸件易产生冷裂。因此,凡是能减少铸造内应力或降低合金脆性的因素,都能防止冷裂的形成。同时在铸钢和铸铁中要严格控制合金中的磷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熔池一次结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有()

    • A、延迟裂纹;结晶裂纹
    • B、结晶裂纹;气孔、夹渣、偏析
    • C、延迟裂纹;气孔、夹渣、偏析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合金元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是重要的,其中C,S,P对结晶裂纹的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以下关于停显液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停显液为酸性溶液
    • B、使用停显液可防止两色性雾翳产生
    • C、使用停显影可防止定影液被污染
    • D、为防止药膜损伤,可在停显液中加入坚膜剂无水亚硫酸钠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焊接结构中氢致延迟裂纹(俗称“冷裂纹”)的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碱性焊条或焊剂,减少焊缝金属中的氢含量,提高焊缝金属塑性。
    2.焊前清理一定要严格,焊条、焊剂要烘干,焊缝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除油、水、锈,减少氢的来源。
    3.工件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可降低焊后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并可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4.采取减少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如对称焊、小热输入量的多层多道焊等。
    5.焊后立即进行去氢处理,加热到250℃,保温2~6小时,使焊缝金属中的氢扩散并逸出金属表面;
    6.焊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

  • 第17题:

    试述防止焊接热裂纹的措施。


    正确答案: 防止焊接热裂纹的措施有:
    (1)控制焊接原材料中C、S、P的含量;
    (2)焊前对焊件整体或局部进行予热;
    (3)采用碱性焊条和碱性焊剂;
    (4)控制焊缝的成型系数不应太大;
    (5)不能采用过大的电流值;
    (6)减小结构刚性,降低焊接应力;
    (7)采用收弧板。

  • 第18题:

    焊前预热,是防止热裂纹的有效措施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合金元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等元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C;S; P

  • 第20题:

    简述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防止措施。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


    正确答案: 金属在凝固过程中要经历液-固状态和固-液状态两个阶段,在温度较高的液-固阶段,晶体数量较少,相邻晶体间不发生接触,液态金属可在晶体间自由流动,此时金属的变形主要由液体承担,已凝固的晶体只作少量的相互位移,其形状基本不变。随着温度的降低,晶体不断增多且不断长大。进入固-液阶段后,多数液态金属已凝固成晶体,此时塑性变形的基本特点是晶体间的相互移动,晶体本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形。当晶体交替长合构成枝晶骨架时,残留的少量液体尤其是低熔共晶,便以薄膜形式存在于晶体之间,且难以自由流动。由于液态薄膜抗变形阻力小,形变将集中于液膜所在的晶间,使之成为薄弱环节。此时若存在足够大的拉伸应力,则在晶体发生塑性变形之前,液膜所在晶界就会优先开裂,最终形成凝固裂纹。

  • 第21题:

    问答题
    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a)控制焊缝中硫、磷、碳等有害杂质的含量。应尽可能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中的硫、磷、碳的含量,根据目前的标准规定:S、P都应小于0.03-0.04%。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丝含碳量一般不得超过0.12%。焊接高合金钢时要求更高,硫、磷含量必需控制在0.03%以下,焊丝中的含碳量也要严格控制,甚至要求采用超低碳焊丝(C0.03-0.06%)。一些重要的焊接结构应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可有效的控制有害杂质,防止结晶裂纹产生或降低倾向。
    b)改善焊缝一次结晶、细化晶粒是提高抗裂性的重要途径。广泛采用的办法是向焊缝中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Mo、V、Ti、Nb、Zr、Al、稀土等)
    c)在焊接工艺上,适当增加焊接线能量和提高预热温度,采用合理的焊接接头型式和焊接次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分析结晶裂纹延迟的产生机理和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溶解在熔池中的原子氢在冷却凝固过程中,由于溶解度下降,原子氢复合成分子氢,以气体形式逸出,但是由于焊缝冷却速度快,部分原子氢来不及逸出,这是产生裂纹的根源。在氢聚集的位置,温度不断降低,部分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在氢聚集的晶格缺陷或应力集中出产生很大的局部应力,促使马氏体进一步脆化,脆化的马氏体在焊接应力我相变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就产生了裂纹。
    (2)冶金措施
    ①严格控制焊材中的氢,如严格烘干焊条、焊剂、控制保护气体中的水分,严格清理铁锈油污。
    ②焊接低合金高强钢时,在使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低强匹配,这是因为强度低塑韧性好。在成分一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氢或超低氢焊条。
    ③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以减少电弧焊气氛中的含量。
    ④适当向焊条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稀土等,可以显著提高焊缝金属的韧性,避免出现脆硬组织,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⑤改进母材的化学成分,通过降碳、加微量合金等方法提高钢的抗裂性能。
    工艺措施
    ①合理分布焊缝位置,采取正确的施焊顺序。
    ②提前预热配合小的线能量。
    ③焊后热处理。
    ④采用多层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粪便中可能含有一定的病理性结晶,以下关于病理性结晶叙述错误的是()
    A

    包括夏科-雷登结晶

    B

    包括血红素结晶

    C

    包括草酸钙结晶

    D

    包括胆红素结晶

    E

    包括脂肪酸结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粪便中病理性结晶有夏科-雷登结晶、血红素结晶、胆红素结晶、脂肪酸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