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
第1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指( )
A.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1100℃,碳在奥氏体中固溶,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B.把奥氏体中渗碳体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C.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D.把奥氏体中铬和镍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第2题:
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并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这种热处理称为()。
第3题:
钢在具体的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
第4题:
关于钢材加热过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第5题:
本质晶粒度是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例如930℃正负10℃和保温足够的时间(6h)所具有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它表示刚的奥氏体晶粒在规定温度下长大倾向性。
第6题:
将钢件加热、保温,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
第7题:
将钢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叫()。
第8题:
()是钢热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往往决定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
第9题:
()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冷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组织,然后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第10题:
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正火
淬火
第11题:
加热
保温
冷却
切割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在钢的热处理过程中,加热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奥氏体晶粒长的()
第15题:
钢在奥氏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延长()时间,通过碳原子的扩散才能获得均匀化的奥氏体。
第16题:
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钢全部奥氏体化,随后在空气中冷却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叫()。
第17题: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后,以大于奥氏体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过程。
第18题:
回火指钢件经淬硬后,再加热到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的热处理工艺。
第19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指()。
第20题: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取出炉外,在()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正火。
第21题:
在金属热处理工艺中,钢在奥氏体化后,接着是进行()
第22题: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