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脆性材料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可采用()作为切削液。
第1题:
钻孔时注入切削液的目的,主要是为冷却,而铰孔时注入切削液则以润滑为主,使孔壁表面粗糙度细化。
第2题:
()蜗杆螺旋槽时,不应使用乳化液()作为切削液。
第3题:
磨削加工中,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磨削用量、()、()、切削液和工件材料等。
第4题:
高速切削时,切削液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明显。()
第5题:
铣削精加工时,为了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值,应该尽可能采用()。
第6题:
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需采用冷却性能好的切削液。
第7题:
铣削时,切削液使用不当,不能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
第8题:
加工轴类零件时,产生积屑瘤的原因是()。
第9题:
凹版版辊制备时,半精加工是为了使滚筒保持良好的()。
第10题:
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时,一般不用切削液。
第11题:
切削铸铁一般不用加切削液,但精加工时为了提高表面粗糙度使表面光整而采用( )作切削液。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铰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可采用()做为切削液。
第14题:
在加工脆性材料时,切削速度的大小对表面粗糙度基本无影响。
第15题:
用铰刀铰孔时,为了使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应选用()。
第16题:
精加工时,为了()应选用润滑性能较好的切削液。
第17题:
要获得好的表面粗糙度,使用立铣刀精加工内孔时,常采用()方式。
第18题:
铣削纯铜材料时,可以用()的混合油作为切削液,也可以用润滑性好的极压乳化液充分冲注,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第19题:
表面粗糙度符号表面是于去除材料的方获得,表面粗糙度符号,表示表面粗糙度是不用去除材料的主法获得。
第20题:
在铸铁上铰孔,为提高表面粗糙度,可采用煤油作切削液。
第21题:
车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一般()。
第22题:
攻铸铁材料螺纹时加()而不加切削液,钢件材料加切削液,以保证铰孔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第23题:
机油
煤油
汽油
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