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依题意,求该混匀原料的比重M=Q/V=160000/40000=4.0米³
更多“已知某混匀料条原料的总重量为16万吨,其外形为三棱柱,其总体积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匀料条宽33m、料堆高度12.4m,长()

    A、680m

    B、630m

    C、720m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某原料场混匀配料流量为450t/h,混匀堆料机前进速度为0.2m/s,混匀料堆长240m,该堆混匀料封堆后总堆料量为75000t,求该堆混匀料的堆料层数?


    参考答案:混匀堆料机一次走过料堆所需时间:
    240/0.2=1200秒=1/3小时
    每层料堆料重量:450×1/3=150吨
    该堆料层数:75000/150=500层
    该堆混匀料层数为500层。

  • 第3题:

    已知某固体材料自然状态下其外形体积为1.5m3,密度为1800Kg/m3,孔隙率为25%,含水率为20%,则其含水量为( )。

    A.337.5Kg

    B.405Kg

    C.450Kg

    D.540Kg


    正确答案:A
    (1)该材料现有是自然状态就要求出其表现密度 0,而 =.D,以双得先求出密实度D来,而D与孔隙率之和为100%故由已给的孔隙率为25%可知密度为75%,进而求得表现密度 0=1800×75%=1350Kg/m3  
    (2)现有的材料外形体积是1.5m3,所以其质量为1350×1.5=2025Kg但这2025Kg是含有水的质量。  
    (3)据含水率定义由已知含水率20%可求得其干燥时质量20%= 干燥质量m= =1687.5kg,进而求得含水量为2025-1687.5=337.5kg。  
    (4)此题正确答案为A,但其他备选答案也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如对含水率的定义不清可能按下式计算:1800×1.5×0.75×20%=405kg,误选B;估计还有人按下式计算:1800×1.5×20%=540kg,误选D。

  • 第4题:

    混匀矿取料时,为便于耙料,可以用调车速度将料耙插入料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计算题:有10个有效容积为150m3的矿槽,可贮存混匀粉矿多少吨?(其混匀粉矿的堆比重为2.2吨/米3


    正确答案: 2.2×150×10=3300(吨)
    10个矿槽可贮混匀粉矿3300吨。

  • 第6题:

    计算题:烧结混匀料场配料6万吨,料堆长度300米,堆料机行走速度20米/分钟,皮带机输送能力500吨/小时,试计算配此堆堆料机需布多少层混匀料。


    正确答案:(1)计算堆料机布一层料所需时间:300÷20=15(分钟)
    (2)总层数计算:6×10000÷(500×15÷60)=480(层)

  • 第7题:

    计算题:某原料场混匀配料流量为450t/h,混匀堆料机前进速度为0.2m/s,混匀料堆长240m,该堆混匀料封堆后总堆料量为75000t,求该堆混匀料的堆料层数?


    正确答案: 混匀堆料机一次走过料堆所需时间:
    240/0.2=1200秒=1/3小时
    每层料堆料重量:450×1/3=150吨
    该堆料层数:75000/150=500层
    该堆混匀料层数为500层。

  • 第8题:

    含铁原料在原料场进行混匀,精矿占50%,配料室混匀矿配比为85%,内循环返矿为25%在配料室配加。求混合料中精矿比例。


    正确答案: (1-25%)×85%×50%=31.875%
    混合料中精矿比例为31.875%。

  • 第9题:

    简述混匀料场堆料工艺及混匀堆积要求。


    正确答案: 混匀料场堆料一般采用行走堆料法。行走堆料,就是根据需要将臂架固定在贮料场的某一高度和角度,然后利用大车行走、往复将物料均匀布置在料场,有人字形堆料方式和人—众混合型堆料方式。
    ①人字形堆料方式(截面为三角形):将臂架固定在料条的某一角度,让其悬臂皮带机的落点在料条的中心线上,大车固定始、终点位置,天车由始点到终点行走,臂架固定一个高度进行往返行走堆料,至一定高度后臂架抬高一个预定高度,如此循环堆至要求高度。
    ②人一众混合型堆料方式:在混匀料条内选定初始位置,大车连续行走堆完第一列堆料后,臂架回转一个预定角度进行第二列连续行走堆料,重复上述过程堆完第一层,然后臂架升高一个预定高度,从第一层的第一列、第二列之间的凹处为第二层的第一列,按要求列数重复第一层堆料过程,完成第二层,依次下去完成所要求的层数。
    混匀堆积要求:
    ①堆积时严禁中间断料。
    ②故障停机后,恢复堆料时,仍以原地点、原方向、原切出量进行堆积。
    ③堆积临近结束时,应据配料槽内残存量和混堆料机的位置修正切出量、避免中间断料。

  • 第10题:

    简述混匀料场混匀取料工艺。


    正确答案: ①取料过程中四次混匀:若采用双斗轮取料,堆料机按“人”字形堆料方式堆料,其物料布置的层数越多,对于混匀取料机的混匀取料工作越有利。取料机两个斗轮装置设置在主梁上,可沿主梁在料堆横截面上往返运行,两个斗轮装置的取料就可在料堆横截面上分别在不同取料点进行第一次混匀取料。两个斗轮装置挖取物料之后,分别将物料卸入主梁腹中设置的受料皮带机上,进行二次混匀。受料皮带机的运输带当接受第一个斗轮装置卸下的物料后迅速运往第二个斗轮装置,第二次受料,即完成第三次混匀工作。当挖取的物料卸往系统皮带机时即进行第四次混匀工作,如此连续取料,物料即达到了混匀取料工作的效果。
    ②为了保证混匀效果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当第一层物料取完之后,斗轮机大车向前步进一段、调整好距离后,两斗轮装置则沿主梁反向运行进行第二层物料的混匀取料工作,如此往复,即实现连续混匀的作业,从而达到混匀的目的。

  • 第11题:

    已知某混匀料条原料的总重量为19万吨,其原料的比重为4.8吨/米³,其外形为三棱柱,试求该混匀料料条的体积为多少?


    正确答案: 依题意,求该料条的总体积V=Q/M=180000/4.8=42222.2米³

  • 第12题:

    混料机的作用是()

    • A、混匀原料,再生料与加工助剂等
    • B、破碎边角料
    • C、吸入原料
    • D、干燥原料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烧结混匀料场配料6万吨,料堆长度300米,堆料机行走速度20米/分钟,皮带机输送能力500吨/小时,试计算配此堆堆料机需布多少层混匀料。


    参考答案: (1)计算堆料机布一层料所需时间:300÷20=15(分钟)
    (2)总层数计算:6×10000÷(500×15÷60)=480(层)

  • 第14题:

    某混匀料场要配10万吨料,配料料种为:澳粉(20%)、精粉(10%)、杂矿(30%)和巴粗四种矿粉,已配6万吨混匀料,试计算还需配多少巴粗才能完成配料。


    参考答案:(1)计算巴粗配比:100%-20%-10%-30%=40%
    (2)巴粗量计算:(10-6)×40%=1.6(万吨)

  • 第15题:

    混匀堆料机悬臂皮带输送能力等于混匀排料系统的能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混匀堆料机行走顺料场皮带运行方向行走速度为()m/min。


    正确答案:20

  • 第17题:

    混合料粒度均匀,水份适宜,各组分比重相近,粘度()的原料容易混匀。


    正确答案:

  • 第18题:

    已知某完全饱和的土样的体积为100cm3,其重量为125.3g,烘干后质量为108.5g,试计算其密实度。


    正确答案: Vw=125.3-108.5=16.8cm3
    Vv=100-16.8=83.2cm3
    D83.2/100=83.2%

  • 第19题:

    计算题:某混匀料场要配10万吨料,配料料种为:澳粉(20%)、精粉(10%)、杂矿(30%)和巴粗四种矿粉,已配6万吨混匀料,试计算还需配多少巴粗才能完成配料。


    正确答案: (1)计算巴粗配比:100%-20%-10%-30%=40%
    (2)巴粗量计算:(10-6)×40%=1.6(万吨)

  • 第20题:

    在原料中和混匀作业中,堆料层数的多少不直接影响混匀效率的高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经取样分析重钢某品种入厂原料TFe的标准偏差为0.60,经一次料场预混匀后其标准偏差为0.55,试计算该原料的预混匀效率?。


    正确答案:η=(1-0.48/0.6)*100%=20%

  • 第22题:

    为提高烧结料的混匀制粒效果,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为提高烧结料的混匀制粒效果,可采用以下措施强化混合作业:
    (1)添加黏结剂:在细精矿烧结时,添加适量的黏结性物料,如消石灰、生石灰,能大大改善烧结料的成球性能,既可加快造球速度,又能提高干、湿球的强度与热稳定性。这些黏结剂粒度细,比表面大,亲水性好,黏结性强。生石灰遇水消化成为消石灰Ca(OH)2后,不仅能形成胶体溶液,而且还有凝聚作用,使细粒物料向其靠拢,形成球核,在混合中经反复滚动密实,球粒不断长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此外,近期国内外研究有机添加物(包括腐植酸类、聚丙烯酸酯类、甲基纤维素类等)应用于强化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也取得明显的进展。
    (2)采用磁化水润湿混合料:这项措施早有人提出,我国新近的研究指出,当水经过适当强度的磁场磁化处理后,其黏度减小,表面张力下降,有利于混合料的润湿和成球。在此条仵下,加于物料中的水分子能够迅速地分散并附着在物料颗粒表面,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能。在机械外力的作用下,被水分子包围的颗粒或与未被水分子润湿的干颗粒之间的距离缩小,使水分子的氢键能够把它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强化造球。
    (3)预先制粒法:改善以细粒级原料为主的烧结混合料透气性的方法之一是将细粒组分预先制粒,然后再与其粗粒组分混合。日本的君津、室兰等厂就是将高炉灰、烧结粉尘与细粒精矿添加大约3%的皂土,制成2~8mm的小球送至二次混合机。前苏联研究了一种细粒精矿添加生石灰预先制粒的方法已经在西伯利亚钢厂的K-2-18型烧结机上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这些措施都对强化混合作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 第23题:

    二混匀料场的混匀取料机的筒体采用的为双层筒壁结构。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