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工件在粗车前检查应检查工件毛坯(),长棒料如发现有()须枚直后才能车削。
第1题:
若工件毛坯弯曲大,应采用()。
第2题:
车削轴类零件时,如果毛坯余量(),工件会产生圆度误差。
第3题:
用棒料毛坯,加工盘类零件,且加工余量较大的工件编程,应选用()复合循环指令。
第4题:
轴类零件常用的毛坯是()。
第5题:
工件坐标是以()尺寸依据建立的坐标系。
第6题:
在镗床上加工轴类工件的中心孔时,中心孔的尺寸及类型,按图样要求钻出。图样上无规定时,按GB/T145-1985中心孔结构要素中的轴端直径选择,若毛坯重量超过轴端直径与之相对应的工件最大重量时,则依据工件()选择。
第7题:
工件划线前,毛坯上的氧化()须清理。
第8题:
齿轮毛坯锻造前,应先对棒料进行()
第9题:
零件加工时,粗基准一般选择()
第10题:
铸件
锻件
棒料
管材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为什么在轴类加工件中要使用接近加工件尺寸的毛坯?
第14题:
在顶端上装夹轴类工件时,中心孔的形状应(),(),并防止碰伤。
第15题:
用于工件(毛坯)内部质量检查的工序包括()
第16题:
受力不大的轴类零件毛坯一般选用()。
第17题:
加工轴类工件时,若工件外圆形状允许时,粗车时最好选用()左右的粗车刀,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法。
第18题:
当用组合夹具装夹工件时,在开车前除用手转动夹具,检查是否与导轨和刀架相碰外,还应检查工件装夹是否稳定。
第19题:
锻造高度小、截面积大的工件一般采用()工序,而锻造长而截面积小的工件如轴时常采用()工序。
第20题: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第21题:
镦粗
拔长
滚挤
打磨
第22题:
检查几何体
毛坯几何体
工件几何体
修剪几何体
第23题:
工件的毛坯面
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工件的过渡表面
工件的待加工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