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注塑模脱模机构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题:
将滑块从成型位置抽至到不妨碍塑件的脱模位置所移动的距离称为抽芯距。
第2题:
导柱、导套()直接影响塑件的精度。
第3题:
型腔脱模斜度小,模具镶块处缝隙太大或模芯无进气孔会导致()。
第4题:
定模带有顶出装置注射模,开模时由拉板或链条带动()顶出塑件。
第5题:
注塑模设计时,为了塑件的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开模时留在()上。
第6题:
模具设计中,如果塑件脱模力较大,模具结构应设计().
第7题:
塑件经常粘模,可解决的方法有()。
第8题:
塑件精度高,选用较小脱模斜度
塑件形状复杂不易脱模,选用较大脱模斜度
模具结构复杂,选用较大脱模斜度
收缩率大,斜度加大
第9题:
定模机构
双脱模机构
推杆脱模机构
推板脱模机构
第10题:
保证塑件开模后留在公模上----简化顶出机构
保证塑件不变形不损坏----顶出平衡,脱模力足够
保证塑件外观质量----顶出痕不能伤及塑件外观
结构可靠----即强度足够﹑不易破损
第11题:
强制脱模
瓣合式脱模
旋转机构脱模
活动螺纹型芯或型环脱模
侧抽芯脱模
第12题:
抽芯距离较长
抽芯距离较短
容易脱模
不易脱模
第13题:
当塑件内侧有凸台或凹槽,脱模方向与开闭模方向不一致时,就要考虑使用斜滑块抽芯机构等来解决开模问题。
第14题:
注射模开模时,()应保证制件和浇注系统顺利脱模及取出,合模时应准确退回原始位置。
第15题:
塑料注射模中的抽芯机构其抽拔距离一般应比侧孔或侧凹长度长()mm,以使塑件脱模时不受活动型芯的影响。
第16题:
斜导柱与滑块都设置在定模上,为完成抽芯和脱模工作,需采用()机构。
第17题:
为使塑料件在开模时留在型芯上,塑件的内孔的脱模斜度应小于外圆的脱模斜度。
第18题:
将侧型芯从成型位置抽至不妨碍塑件脱模的位置,侧型芯在抽拔方向所移动的距离称为()。
第19题:
双向推出机构;
侧抽芯机构;
二次推出机构;
第20题:
双脱模机构
侧抽芯机构
二次脱模机构
以上都不是
第21题:
为有利于塑件脱模,分型面应使塑件留在有脱模机构的一侧
对于有圆弧形状的塑件,尽量使分型面设在圆弧处
侧抽芯机构尽量设在定模一侧
分型面尽量呈曲面
第22题:
推杆脱模机构
推件板脱模机构
二级脱模机构
气动脱模机构
以上都可以
第23题:
顶出结构
抽芯结构
复位结构
合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