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可以利用()程序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漏报风险的领域。
第1题: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在了解客户阶段,帮助确定审计约定事项的有关内容
B.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确定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C.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D.在审计报告阶段,对会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
第2题:
经过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如果认为控制系统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应:
A.转入符合性测试阶段
B.提高控制风险评估水平
C.提高固有风险评估水平
D.直接转入实质性测试阶段
第3题:
审计人员可以不进行控制测试的情况有()。
A、审计人员准备信赖内部控制
B、内部控制不存在
C、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D、内部控制没有有效执行
第4题:
第5题:
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之后,对不打算信赖的内部控制将不执行()
第6题:
下列有关实质性测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7题:
对于符合性测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选择的审计方法包括()。
第8题:
审计人员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程序,而直接转入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情况有()。
第9题: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分析性复核
穿行测试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风险评估程序
细节测试
实质性分析程序
控制测试
第12题:
分析程序
实质性测试
截止测试
穿行测试
第13题:
下列有关实质性测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财务报表审计必须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 B.实质性测试必须采用详查法 C.分析性复核是实质性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方法 D.审计人员只有在实质性测试时才需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的全过程。
第14题:
注册会计师计划审计工作时,执行分析性复核是为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和确认资料中异常的关系和意外的波动,以便( )。
A.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决定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
D.确定审计风险和评价重要性水平
第15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获取审计证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第17题:
在每次会计报表审计中均必须执行的程序不包括()。
第18题:
审计人员应考虑通过执行(),对应收账款的存在、准确性和计价等认定获取多大程度保证。
第19题:
审计实施阶段的中心工作是()。
第20题: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面临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重要错误的风险。为减少这种风险,审计人员应主要依赖()。
第21题:
实质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
内部控制
分析性复核
第22题:
风险测试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重要性测试
第23题:
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审计程序可以分为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又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注册会计师执行控制测试可能用到的程序有观察、检查、询问、穿行测试、分析程序和重新执行
注册会计师在总体复核阶段必须使用分析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