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混煤的煤质特性指标()不能按参与混配的各种煤的煤质特性指标加权平均计算。A、灰分B、挥发分C、发热量D、灰熔融性

题目

一般混煤的煤质特性指标()不能按参与混配的各种煤的煤质特性指标加权平均计算。

  • A、灰分
  • B、挥发分
  • C、发热量
  • D、灰熔融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一般混煤的煤质特性指标()不能按参与混配的各种煤的煤质特性指标加”相关问题
  • 第1题:

    煤中的灰分的多少,是衡量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A

    B



  • 第2题:

    计算题:配合煤的实际灰分为10.25%,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其理论灰分为9.82%,问其配煤质量指标有没有完成?


    正确答案: 10.25%-9.82%=0.43%>0.3%
    配合煤的质量指标没有完成。

  • 第3题:

    硫分反映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大容量煤粉锅炉燃烧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 A、设计煤质特性,尤其是煤的着火特性;
    • B、机组容量;
    • C、经济性。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煤质对烟尘量的影响,从煤的特性看,挥发分高,粘结性小、灰分高的煤产生烟尘()。

    • A、多;
    • B、少;
    • C、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煤的常用煤质指标是哪些?


    正确答案:煤的常用煤质指标是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

  • 第7题:

    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应包括()等内容。

    • A、煤质监督
    • B、混配煤
    • C、燃烧调整
    • D、低负荷运行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对电煤来说并非指标越优越好,稳定而符合锅炉设计要求的煤质指标是最佳选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论述采用燃煤混配的煤质指标。


    正确答案: 燃煤混配是燃用多种煤的电厂确保锅炉经济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选用何种煤质指标作为配煤依据,视锅炉燃烧要求而定。通常选用灰分(或发热量)、挥发分,有时也选用灰熔融性。例如锅炉燃烧不好、煤耗高时,则选用挥发分或灰分作为配煤指标较为合适;又如锅炉经常发生结渣威胁锅炉安全运行时,则选用灰熔融性作为配煤煤质指标较好;再如,为使烟气中硫氧化物含量符合排放标准要求,可选用硫分作为配煤指标。一般混煤的煤质特性可按参与混配的各种煤的煤质特性用加权平均计算出来。这是因为煤中灰分或发热量、挥发分等在混配过程中不会发生“交联”作用,有很好的加成性。然而,对灰熔融性则不能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而必须通过对混煤的实测。因为各种煤所含矿物质各不相同,在高温下相互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的共熔体,使混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发生变化,尽管国内外有不少人提出根据灰的化学成分计算灰熔融性温度,但都有局限性。因此,对混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必须通过实验室一系列不同配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锅炉燃烧的配煤比。

  • 第10题:

    填空题
    挥发分反映煤中()的性质,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

    正确答案: 有机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火力发电厂用煤的煤质特性,包括煤特性和灰特性两部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分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挥发分反映煤中()的性质,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


    正确答案:有机质

  • 第14题:

    计算题:配煤生产某班操作中,配合煤的实际挥发分为31.12%,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挥发分为30.62%,问其配煤质量指标有没有完成。


    正确答案: 31.12%-30.62%=0.50%<0.70%
    本班操作完成了其质量指标任务。

  • 第15题:

    煤质和煤种变化对输煤系统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

    • A、煤的化学成分的变化上
    • B、煤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上
    • C、煤的发热量、灰分、水分等衡量煤质特性的指标上的变化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大容量煤粉锅炉燃烧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设计煤质特性,尤其是煤的着火特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火力发电厂用煤的煤质特性,包括煤特性和灰特性两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计算题:已知配煤生产某班操作中,配合煤的实际挥发分为30.98%,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挥发分为30.20%,问其配煤质量指标有没有完成。


    正确答案: 30.98%-30.20%=0.78%>0.70%
    本班操作未完成其质量指标任务。

  • 第19题:

    煤中的灰分的多少,是衡量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煤中灰分的多少是衡量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合理混煤,应根据所在段分配煤种计划数或()制定混煤比例。
    A

    不同煤种数量

    B

    机车用煤质量标准

    C

    按季节的变化

    D

    新到煤车品种随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计算题:已知配煤生产某班操作中,配合煤的实际挥发分为30.98%,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挥发分为30.20%,问其配煤质量指标有没有完成。

    正确答案: 30.98%-30.20%=0.78%>0.70%
    本班操作未完成其质量指标任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计算题:配煤生产某班操作中,配合煤的实际挥发分为31.12%,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理论挥发分为30.62%,问其配煤质量指标有没有完成。

    正确答案: 31.12%-30.62%=0.50%<0.70%
    本班操作完成了其质量指标任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