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口闪点测定法中,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应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在达到闪点前40℃时,其升温速度控制为每分钟升高()℃。
第1题:
采用闭口杯法测定燃油闪点时,在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每经()℃进行一次点火试验。
第2题: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3题:
测定闭口闪点,点火试验在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进行。
第4题:
测定开口闪点,温度到达预计闪点前40℃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
第5题:
在选用润滑油时,其开口闪点最低应高出机件工作温度()。
第6题:
测定燃点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
第7题:
测一油品闭口闪点,预期闪点为70℃,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并要每经()进行一次点火试验。
第8题:
按照GB/T261方法测一油品闭口闪点,预期闪点为70℃,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并要每经()进行一次点火试验。
第9题:
当油温达到闪点后继续加热,以致撤除火种后仍能继续燃烧时的温度称为油脂的()。
第10题:
测定变压器油闪点时,试验闪点低于()℃时的试样,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不断地进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煤在自然界氧化发热或在热源作用下与氧反应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时开始着火燃烧,此时的温度称煤的()。
第14题:
测煤灰熔融性时,当温度达900℃后,升温速度应为()℃/min。
第15题:
测定闭口闪点时,使用电热装置加热时,应注意()。
第16题:
测定闪点低于50℃的样品的闭口闪点的操作步骤包括()。
第17题:
开始加热时,当油样温度到达预期燃点前56℃,油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当油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28℃时,为每分钟(),在预期燃点前28℃时,划扫杆开始扫划,温度每升高2℃,()。
第18题:
测定闭口闪点时,使电热装置加热时,描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在闭口闪点测定中,当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应预先将空气浴冷却到()的温度。
第20题:
GB/T3536石油产品开口闪点测定法(克利夫兰法)规定,开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min。
第21题:
测定试油开口闪点时,当试油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时,将点火器(火焰长度应预先调到3~4毫米)放在距离试油液面()毫米处,并沿着坩埚内径的水平面作直线移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需时间2~3秒。
第22题:
测定变压器油闪点时,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每升高()℃进行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再升高()℃进行点火试验。
第23题:
燃点
闪点
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