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能消费者改变用能方式,使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1题:
财政手段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中最先采用的一项激励措施
第2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规定,()是指用于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对电力负荷进行控制的软硬件平台和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信息技术辅助系统。
第3题: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可采取多种手段,概况起来有()
第4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措施分为()和<电量()节约>两大类。
第5题:
我国近年出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属于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措施。
第6题:
DSM的技术手段是指()。
第7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规定,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8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指电力公司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客户共同协力提高()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最低成本能源服务所进行的运营管理活动。
第9题:
()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
第10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技术手段是价格手段、财政手段等激励手段的辅助支持手段
第11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手段有哪些?
第12题:
技术手段
经济手段
引导手段
行政手段
第13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规定,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国家鼓励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措施。
第14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规定,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第15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电力公司采取有效的()和诱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用电客户共同协力提高(),改变(),为减少()和电力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第16题:
降低部分城市过度的高标准、高耗能电亮化水平属于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措施。
第17题:
通过需求侧管理达到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电力(),降低电网(),稳定电网供电电价,激励终端(),为客户提供()的能源服务。
第18题:
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主要目标是()。
第19题:
《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负荷管理”、“()”、“宣传与培训”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第20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手段有()、财政手段、()和行政手段。
第21题:
《供电监管办法》规定,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指导用户()用电,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第22题:
电力企业通过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改变用电的方式和时间,使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手段属于()。
第23题:
设计管理
电能管理
节电管理
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