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并联电容器组的温度异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变电运维管理规定第9分册并联电容器组运维细则》: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允许温度或电容器大量渗油时禁止合闸;电容器温度低于( )时,应避免投入操作。

    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允许温度$;$额定温度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并联电容器组应采用(),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每个串联段的电容器并联总容量不应超过()


    正确答案:星形接线;不应接地;3900kvar

  • 第3题: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表述如下:
    (1)漏油。产生原因有:①搬运方法不对;②接线不慎;③阳光爆晒;④锈蚀;⑤制造不良。相应的措施有:①按正确方法搬运,严禁提拿瓷套。②改进接线结构,消除硬接线机械应力,接线拧螺帽时用力应适当。③发送运行条件,户外宜搭凉棚,通风降温,以防止暴晒。④外壳涂脱落者,应及时涂漆,以防止锈蚀。⑤箱体渗油时可用铅锡补焊或用环氧树脂涂补,补焊时应防止油箱过热,漏油时应停止使用。
    (2)外壳异形膨胀。产生原因有:①电容器内部产生局部放电,绝缘介质分解析出气体,导致箱内部压力增高。②电容器的部分元件击穿或极对壳放电,箱体内因有分解气体使其压力增高。相应的处理方法是对外壳出现异形膨胀的电容器应加强监视或更换。
    (3)爆炸。原因有两种:①合闸涌流及合闸过电压;②重燃过电压。相应的处理方法有:①加装放电线圈或放电电阻等消除残余电荷,以降低合闸过电压;②发音断路器开断性能减小重燃几率;③实现断路器靠近电压过零点合闸以减小或消除合闸涌流;④完善保护、加强监视。
    (4)温升高。原因如下:①环境温度过高,电容器布置太密。②高次谐波电流导致电容器过载,造成温升过高。③频繁切、合电容器,使电容器多次受到过电压及涌流的作用。造成温升过高。④电容器中的绝缘介质老化,使tgδ值不断增加,导致温度升高。⑤三相电容器不平衡,使个别相电压增高,导致温升增高。
    相应的处理措施有:①发送通风降温条件,合理布置。②串联电搞器,限制高次谐波电流和涌流。③采用不重燃的断路器,限制切电容器过电压。④加强监视,认真测量每台电容器的,tgδ,tgδ值过大者应更换。⑤监视三相电容量,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⑥确认电容器本身有问题,应更换。

  • 第4题:

    当单台电容器不能满足补偿容量的要求时,需要若干电容器并联才能组成并联电容器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在并联电容组中,放电器与电容器组的连接方式为()。

    • A、放电器串联一限流电阻后与电容器并联
    • B、放电器、限流电阻、电容器三者串联。
    • C、放电器与电容器直接并联
    • D、放电器与电容器组串联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声音异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有异常振动声时应检查金属构架是否有螺栓松动脱落等现象。
    2、有异常声音时应检查电容器有否渗漏、喷油等现象。
    3、有异常放电声时应检查电容器套管有无爬电现象,接地是否良好。
    4、现场无法判断时,联系检修人员检查处理。

  • 第7题:

    并联电容器组在故障跳闸后应巡视的项目及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检查电容器各引线接点无发热现象,外熔断器无熔断或松弛。
    2、检查本体各部件无位移、变形、松动或损坏现象。
    3、检查外表涂漆无变色,壳体无膨胀变形,接缝无开裂、渗漏油。
    4、检查外熔断器、放电回路、电抗器、电缆、避雷器是否完好。
    5、检查瓷件无破损、裂纹及放电闪络痕迹。

  • 第8题:

    并联电容器组竣工(预)验收应对并联电容器组外观、铭牌参数、组内设备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核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运行中的并联电容器组电抗器室温度不应超过()℃。


    正确答案:35

  • 第10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温度异常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1、电容器壳体温度异常。
    2、电容器金属连接部分温度异常。
    3、集合式电容器油温高报警。

  • 第11题:

    并联电容器组在异常天气时巡视项目及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气温骤变时,检查一次引线端子无异常受力,引线无断股、发热,集合式电容器检查油位应正常。
    2、雷雨、冰雹、大风天气过后,检查导引线无断股迹象,设备上无飘落积存杂物,瓷套管无放电痕迹及破裂现象。
    3、浓雾、毛毛雨天气时,套管无沿表面闪络和放电,各接头部位、部件在小雨中不应有水蒸气上升现象。
    4、高温天气时,应特别检查电容器壳体无变色、膨胀变形;集合式电容器油温、油位正常。
    5、覆冰天气时:观察外绝缘的覆冰厚度及冰凌桥接程度,放电不超过第二伞裙,不出现中部伞裙放电现象。
    6、下雪天气时,应根据接头部位积雪溶化迹象检查是否发热。检查导引线积雪累积厚度情况,应及时清除导引线上的积雪和形成的冰柱。

  • 第12题:

    问答题
    并联电容器选择熔断器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电容器在最大长期允许电流运行时不熔断。
    2、当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1/2~1/3时,熔断器能够熔断,在全部击穿时应迅速熔断。
    3、在合闸涌流下应不熔断。
    4、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为: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K×电容器的额定电流(A)
    K.-系数,单台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的K=1.5~2.5,一组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的K=1.3~1.8,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K=1.2~1.3,高压限流式熔断器的K=1.5~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运行中的并联电容器组干式三相重迭安装的电抗器线圈表面温度不应超过75℃。


    答案:错
    解析:

  • 第14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冒烟着火异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检查现场监控系统告警及动作信息,相关电流、电压数据。
    2、检查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信息,核对设备动作情况,查找故障点。
    3、在确认各侧电源已断开且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用灭火器材灭火。
    4、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报警。
    5、及时将现场检查情况汇报值班调控人员及有关部门。
    6、根据值班调控人员指令,进行故障设备的隔离操作。

  • 第15题:

    并联电容器选择熔断器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电容器在最大长期允许电流运行时不熔断。
    2、当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1/2~1/3时,熔断器能够熔断,在全部击穿时应迅速熔断。
    3、在合闸涌流下应不熔断。
    4、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为: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K×电容器的额定电流(A)
    K.-系数,单台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的K=1.5~2.5,一组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的K=1.3~1.8,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K=1.2~1.3,高压限流式熔断器的K=1.5~2.0。

  • 第16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声音异常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1、电容器伴有异常振动声、漏气声、放电声。
    2、异常声响与正常运行时对比有明显增大。

  • 第17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冒烟着火异常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1、监控系统相关继电保护动作信号发出,断路器跳闸信号发出,相关电流、电压、功率无指示。
    2、变电站现场相关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相关断路器跳闸。
    3、电容器本体冒烟着火。

  • 第18题:

    并联电容器组竣工验收应核查并联电容器组安装记录、交接试验报告及出厂试验报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电力电容器组需几台串、并联时,应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进行连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并联电容器组紫外检测时应无异常电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处理并联电容器组故障时,并联电容器组虽经放电装置自动放电,为了保证安全,还必须进行补充的人工放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并联电容器组的壳体破裂、漏油、膨胀变形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发现框架式电容器壳体有破裂、漏油、膨胀、变形现象后,记录该电容器所在位置编号,并查看电容器不平衡保护读数(不平衡电压或电流)是否有异常,立即汇报调控人员,做紧急停运处理。
    2、发现集合式电容器壳体有漏油时,应根据相关规程判断其严重程度,并按照缺陷处理流程进行登记和消缺。
    3、发现集合式电容器压力释放阀动作时应立即汇报调控人员,做紧急停运处理。
    4、现场无法判断时,联系检修人员检查处理。

  • 第23题:

    消弧线圈并联电阻异常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检查并联电阻交流空气开关是否跳开,试合空气开关。
    2、检查现场并联电阻有无冒烟、异响或异味。
    3、通知调控中心,并联系检修试验人员进行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