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单纯采用活性炭吸附相比,生物活性炭有哪些优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A.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膜过滤→离子交换→排水
    B.废水→预处理→活性炭吸附→气浮法→电渗析→排水
    C.废水→混凝气浮→过滤→反渗透→活性炭吸附→排水
    D.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生物活性炭→排水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COD超标450mg/L,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也大于50mg/L,需采用预处理+活性炭工艺来去除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综合考虑,先要去除COD,再去除溶解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可采取预处理+生物处理+生物活性炭的主体工艺。由于生物活性炭对进水SS有要求,故可先沉淀再经过生物活性炭。

  • 第2题:

    活性炭的吸附类型主要分为()

    • A、絮凝吸附
    • B、生物吸附
    • C、动态吸附
    • D、静态吸附

    正确答案:C,D

  • 第3题:

    深度处理的方法有()。①粒状活性炭吸附法;②臭氧一粒状活性炭联用法;③生物活性炭法,④化学氧化法;⑤光化学氧化法;⑥超声波一紫外线联用法。

    • A、①③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水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粉末活性炭投加点宜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综合考虑确定,并宜加于原水中,经过与水充分混合、接触后,再投加混凝剂或氯。
    粉末活性炭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宜为5~30mg/L。
    湿投的粉末活性炭炭浆浓度可采用5%~10%(按重量计)。
    粉末活性炭的贮藏、输送和投加车间,应有防尘、集尘和防火设施。

  • 第5题:

    采用活性炭脱硫时,活性炭起()作用。

    • A、氧化
    • B、还原
    • C、催化
    • D、吸附和催化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与活性炭吸附剂相比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选择性能好,吸附质容易吸附,并且阻力小,常应用于抗生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离浓缩过程。

  • 第7题: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其形式主要是淹没式生物滤池。

    • A、生物氧化法
    • B、臭氧氧化法
    • C、活性炭吸附法
    • D、生物膜法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根据活性炭的特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会被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导致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下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多选题
    活性炭的吸附类型主要分为()
    A

    絮凝吸附

    B

    生物吸附

    C

    动态吸附

    D

    静态吸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采用活性炭吸附某含酚废水,当采用单级吸附饱和后,将饱和后的活性炭填充到固定床中,从顶部通入同样浓度的含酚废水,问活性炭是否还能吸附酚?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还能吸附。因为单级吸附饱和后,所对应的平衡浓度较低,通入新的废水后,液相浓度增加,活性碳又处于不饱和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吸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与活性炭吸附剂相比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活性炭:
    优点:吸附能力强,分离效果好,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等优点。
    缺点:标准较难控制,色黑、质轻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吸附特性,为非极性吸附剂,在极性介质中,对非极性介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聚合物吸附剂:
    优点:选择性好、解吸容易、机械强度好、流体阻力小,但价格较高。包括非极性、中等极性、极性吸附剂。吸附特性,非极性吸附剂在极性介质中,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高极性吸附剂在非极性介质中对极性物质有较强吸附,中等极性吸附剂,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
    A

    臭氧氧化

    B

    活性炭吸附

    C

    生物活性炭

    D

    生物接触氧化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用活性炭深度处理饮用水时,有关影响活性炭吸附的下列表述中,哪些项是不正确的?( )

    A.对水中具有较强极性的吸附质,活性炭对其的吸附性能较强
    B.在依靠生物作用降解有机物的生物活性炭处理阶段,活性炭不再具有吸附性能
    C.易被活性炭吸附的水中吸附质,其分子量有一定的适宜范围
    D.活性炭对三氯甲烷具有吸附作用

    答案:A,B
    解析:

  • 第14题:

    采用活性炭吸附醋酸溶液中的醋酸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较高温度下容易达到吸附平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

    • A、臭氧氧化
    • B、活性炭吸附
    • C、生物活性炭
    • D、生物接触氧化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活性炭吸附处理设计宜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时,宜进行静态或动态试验,合理确定活性炭的用量、接触时间、水力负荷和再生周期。
    采用活性炭吸附池的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采用:
    1.空床接触时间为20~30min;
    2.炭层厚度为3~4m;
    3.下向流的空床滤速为7~12m/h;
    4.炭层最终水头损失为0.4~1.0m;
    5常温下经常性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1~13L/(m2•s),历时10~15min,膨胀率15%~20%,定期大流量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5~18L/(m2•s),历时8~12min,膨胀率为25%~35%。活性炭再生周期由处理后出水水质是否超过水质目标值确定,经常性冲洗周期宜为3~5d。冲洗水可用砂滤水或炭滤水,冲洗水浊度宜小于5NTU。
    活性炭吸附罐的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确定:
    1.接触时间为20~35min;
    2.吸附罐的最小高度与直径之比可为2:1,罐径为1~4m,最小炭层厚度为3m,宜为4.5~6m;
    3.升流式水力负荷为2.5~6.8L/(m2•s),降流式水力负荷为2.0~3.3L/(m2•s);
    4.操作压力每0.3m炭层7kPa。

  • 第17题:

    采用活性炭吸附某含酚废水,当采用单级吸附饱和后,将饱和后的活性炭填充到固定床中,从顶部通入同样浓度的含酚废水,问活性炭是否还能吸附酚?为什么?


    正确答案:还能吸附。因为单级吸附饱和后,所对应的平衡浓度较低,通入新的废水后,液相浓度增加,活性碳又处于不饱和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吸附。

  • 第18题:

    活性炭的吸附力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对亲水性化合物吸附性弱于亲脂性化合物;对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吸附性强于分子量小的;对芳香族化合物吸附性强于脂肪族化合物。

  • 第19题:

    活性炭吸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温度
    2.极性
    3.溶解度
    4.接触时间

  • 第20题:

    问答题
    与单纯采用活性炭吸附相比,生物活性炭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①提高出水水质,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的共同作用,增加了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②降低了活性炭的吸附负荷,延长了活性炭的再生周期,从而降低了处理的运行费用
    ③在生物活性炭床中,水中的氨氮可以被生物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了后氯化的投氯量,并由此降低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采用活性炭脱硫时,活性炭起()作用。
    A

    氧化

    B

    还原

    C

    催化

    D

    吸附和催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深度处理的方法有()。①粒状活性炭吸附法;②臭氧一粒状活性炭联用法;③生物活性炭法,④化学氧化法;⑤光化学氧化法;⑥超声波一紫外线联用法。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活性炭的吸附力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对亲水性化合物吸附性弱于亲脂性化合物;对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吸附性强于分子量小的;对芳香族化合物吸附性强于脂肪族化合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