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除去样品中的硅,使之生成挥发性物质而逸去。
更多“采用酸法分解土壤样品过程中,所用的氢氟酸主要起什么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53-1987),在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及亚硝态氮的全氮时,样品消煮前加入了什么试剂?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先加入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成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 第2题:

    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 A、硝酸
    • B、高氯酸
    • C、氢氟酸
    • D、盐酸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主要有()和()两种。一般认为,()法对样品的分解较为完全。


    正确答案:碱熔法;酸溶法;碱熔法

  • 第4题:

    溶解钢铁样品一般采用()方法。

    • A、酸分解法
    • B、熔融法
    • C、烧结法
    • D、碱溶法

    正确答案:A

  • 第5题:

    酸溶法分解试样通常选用的酸有磷酸、()和氢氟酸。


    正确答案:盐酸

  • 第6题:

    酸法分解土壤试样过程中,在驱赶高氯酸时为什么不可将试样蒸至干涸?


    正确答案: 若蒸至干涸,则铁盐和铝盐可能生成难溶的氧化物而包藏镉、铅,使结果偏低。

  • 第7题:

    酸溶法分解试样通常选用的酸有()。

    • A、磷酸
    • B、盐酸
    • C、氢氟酸
    • D、草酸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问答题
    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53-1987),在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及亚硝态氮的全氮时,样品消煮前加入了什么试剂?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先加入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成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土壤样品常用盐酸、硫酸、氢氟酸和高氯酸4种酸进行酸化分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土壤样品常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进行酸化分解。

  • 第10题:

    填空题
    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主要有()和()两种。一般认为,()法对样品的分解较为完全。

    正确答案: 碱熔法,酸溶法,碱熔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为使测得的土壤全氮包括土壤中难提取性固定态铵,可采用()方法破坏粘土矿物。
    A

    氢氟酸-盐酸

    B

    硫酸-高氯酸

    C

    硫酸-水杨酸

    D

    碳酸钠熔融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采用酸法分解土壤样品过程中,所用的氢氟酸主要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除去样品中的硅,使之生成挥发性物质而逸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消解土壤样品所用的酸均应为()级试剂。

    • A、化学纯
    • B、分析纯
    • C、优级纯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测定土壤全钾时,常用()熔融法、()消煮法方法分解土壤样品,待测液中的钾含量采用()方法测定。


    正确答案:NaOH;HF-HClO4;火焰光度法

  • 第15题:

    为使测得的土壤全氮包括土壤中难提取性固定态铵,可采用()方法破坏粘土矿物。

    • A、氢氟酸-盐酸
    • B、硫酸-高氯酸
    • C、硫酸-水杨酸
    • D、碳酸钠熔融法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形成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土壤母质,土壤母质经过成土作用发育成土壤。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生物因素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因素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过程。
    (1)植物的作用: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质,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吸收富集到土壤表层;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生物固氮作用是土壤氮素的最初来源;植物根系活动促进土壤结构的发展和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化。
    (2)动物的作用:土壤动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3)微生物的作用:作用非常复杂和多样,可概括为
    ①分解有机质,
    ②合成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
    ③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
    ④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

  • 第17题:

    土壤样品常用盐酸、硫酸、氢氟酸和高氯酸4种酸进行酸化分解。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法可分为酸分解法和碱熔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氟化物的样品消解方法为酸分解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判断题
    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法可分为酸分解法和碱熔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氟化物的样品消解方法为酸分解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氟化物的样品消解方法为碱熔法。

  • 第20题:

    单选题
    土壤NO3--N含量较高时,为使测得的土壤全氮包括NO3--N,可采用()方法分解土壤样品。
    A

    硫酸-混合加速剂

    B

    硫酸-高氯酸

    C

    硫酸-水杨酸

    D

    碳酸钠熔融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碱熔法分解土壤样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Na2CO3熔融法需要昂贵的铂金坩埚

    B

    NaOH熔融法可在银或镍坩埚中分解土壤样品

    C

    Na2CO3熔融法的测定结果不及NaOH熔融法的准确

    D

    可完全分解样品,测定结果准确,同一待测液可测定多种元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测定土壤全钾时,常用()熔融法、()消煮法方法分解土壤样品,待测液中的钾含量采用()方法测定。

    正确答案: NaOH,HF-HClO4,火焰光度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酸法分解土壤试样过程中,在驱赶高氯酸时为什么不可将试样蒸至干涸?

    正确答案: 若蒸至干涸,则铁盐和铝盐可能生成难溶的氧化物而包藏镉、铅,使结果偏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