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下烘干。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5g。
第1题:
关于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叙述正确的是( )。
A.给供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为称量形式
B.称量形式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得到物质形态,即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为沉淀形式
C.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沉淀形式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得到物质形态,即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为称量形式
E.给供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为沉淀形式
第2题:
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脂肪烧瓶在103°C±2°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第3题:
当岩石烘干标准采用称量控制时,试件在两次相邻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时为完全烘干.
第4题:
重量分析方法中,关于恒重的叙述下列哪种正确()。
第5题:
污水在()下烘干的残渣量为总固体。
第6题:
测定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是()。通过0.45μm孔径过滤后的固体物质在103~105℃温度下进行烘干至恒重。
第7题:
第8题:
1%
0.5%
0.1%
0.2%
第9题:
第10题:
恒重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0.2mg即为恒重
两次称量质量相差不超过0.2mg即为恒重
恒重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0.02mg即为恒重
恒重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两次称量质量相差不超过0.02mg即为恒重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皿的大小选择原则是尽量选择蒸发面积大的即可,不用严格要求具体尺寸
使用铝皿检测时恒重要求“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2.0mg”,使用玻璃皿时恒重要求“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1.0mg”
称量方法称量完毕铝皿的质量将天平归零,再称量试样的质量
水浴锅设置温度由于各地气压不同,具体统一为在水沸腾时放入即可
第13题:
通过称重法计算乳中的非乳固体含量,称重时前、后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
A、0.5mg
B、1.0mg
C、0.1mg
D、0.2mg
E、5.0mg
第14题: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体积密度试验中的恒质是指()。
第15题:
GB/T2542-2003《砌墙砖试验方法》中块体密度试验时将试件烘干至恒量,恒量是指在烘干过程中前后两次试件的质量相差不超过()
第16题:
下列关于总固形物检验时操作步骤及细化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测定悬浮物的操作中,称重至“恒重”,对滤膜是指两次称量不超过()g,对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是指两次称量不超过()g。
第18题:
测定水中总不可过滤性固体物质,通常在()℃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g。
第19题:
恒重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0.2mg,即为恒重
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0.2mg,即为恒重
恒重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0.02mg,即为恒重
恒重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0.02mg,即为恒重
第20题:
0.0010g
0.0020g
0.0030g
0.0050g
第21题:
烘干过程中间隔4h,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
烘干过程中间隔2h,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2%
烘干过程中间隔不少于3h,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该项试验要求的称量精度
以上都可以
第22题:
0.0001g
0.0002g
0.0003g
0.0004g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