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微生物量;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
更多“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污泥”相关问题
  • 第1题:

    污水处理中,生化法包括()。

    • A、活性污泥法
    • B、好氧处理
    • C、厌氧处理
    • D、水解酸化法

    正确答案:B,C

  • 第2题: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厌氧处理的效能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正确答案: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pH、温度、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营养与C/N比、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有毒物质等。
    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可考虑:1.pH维持在6.8~7.2之间,
    2.温度可以维持在中温(35℃一38℃),也可以是高温(52℃一55℃)
    3.保持较长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4.系统内避免进行连续的剧烈搅拌
    5.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6.需控制有毒物质的浓度,以防止有毒物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而使效果降低。

  • 第3题:

    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为什么产甲烷阶段是污泥厌氧消化的控制阶段?


    正确答案: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多年以来厌氧消化被概括为两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酸性发酵阶段,有机物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产物,并合成新细胞;第二阶段是甲烷发酵阶段,脂肪酸在专性厌氧菌——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成CH4和CO2。但是,事实上第一阶段的最终产物不仅仅是酸,发酵所产生的气也并不都是从第二阶段产生的。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是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突出了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并把其独立地划分为一个阶段。三阶段消化的第一阶段,是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氢等;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是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

  • 第4题:

    厌氧处理时,废水的有机物主要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去除,故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污泥浓度(),厌氧消化的效率()。


    正确答案:愈高;愈高

  • 第5题:

    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哪两类?


    正确答案: 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微生物量(污泥浓度)、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
    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

  • 第6题:

    影响厌氧复合床(UBF)反应器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 A、VAF
    • B、颗粒污泥
    • C、有机负荷率
    • D、SLR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系统( UASB )反应器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废水组成成分和固体含量;
    (2)容积有机负荷和反应器容积;
    (3)上升流速和反应器截面面积;
    (4)三相分离系统;
    (5)布水系统和水封高度等物理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一般认为,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即()和()。

    正确答案: 基础因素,环境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厌氧处理时,废水的有机物主要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去除,故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污泥浓度(),厌氧消化的效率()。

    正确答案: 愈高,愈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很多因素影响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烷化阶段适宜的pH值在6.8~7.2之间

    B

    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量提高

    C

    厌氧消化微生物对基质同样有一定的营养要求,适宜C/N为(10~20):1

    D

    消化池搅拌越强烈,混合效果越好,传质效率越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正确的说法为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速率提高。

  • 第11题:

    问答题
    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温度、PH、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搅拌和混合、营养配比、抑制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哪些因素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更大?如何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

    正确答案: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更大的因素有微生物被驯化的程度、微生物浓度、PH值等。厌氧生物处理所需的启动时间比较长,所以微生物的循化程度和微生物的浓度对其影响非常显著。当PH值在中性附近波动时,处理效果较好。
    要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可控制PH值在中性范围附近波动,亦可控制微生物的浓度,浓度过低,则启动时间更长。微生物的驯化程度越好,则处理效率越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很多因素影响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化阶段适宜的pH值在6.8~7.2之间
    • B、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量提高
    • C、厌氧消化微生物对基质同样有一定的营养要求,适宜C/N为(10~20):1
    • D、消化池搅拌越强烈,混合效果越好,传质效率越高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厌氧膨胀床。


    正确答案:化粪池;隐化池;传统厌氧消化池;高速厌氧消化池

  • 第15题:

    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温度、PH、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搅拌和混合、营养配比、抑制物质。

  • 第16题:

    IC反应器接种污泥分两种()。

    • A、厌氧颗粒污泥
    • B、厌氧消化污泥
    • C、厌氧混合污泥
    • D、厌氧好氧污泥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一般认为,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即()和()。


    正确答案: 基础因素;环境因素

  • 第18题:

    ()属于污泥的稳定化处理。

    • A、污泥脱水
    • B、厌氧消化
    • C、污泥浓缩
    • D、污泥填海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填空题
    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污泥浓度]、()、()、();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如()、()、()、()等。

    正确答案: 微生物量,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IC反应器接种污泥分两种()。
    A

    厌氧颗粒污泥

    B

    厌氧消化污泥

    C

    厌氧混合污泥

    D

    厌氧好氧污泥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为什么产甲烷阶段是污泥厌氧消化的控制阶段?

    正确答案: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多年以来厌氧消化被概括为两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酸性发酵阶段,有机物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产物,并合成新细胞;第二阶段是甲烷发酵阶段,脂肪酸在专性厌氧菌——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成CH4和CO2。但是,事实上第一阶段的最终产物不仅仅是酸,发酵所产生的气也并不都是从第二阶段产生的。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是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突出了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并把其独立地划分为一个阶段。三阶段消化的第一阶段,是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氢等;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是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厌氧膨胀床。

    正确答案: 化粪池,隐化池,传统厌氧消化池,高速厌氧消化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哪两类?

    正确答案: 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微生物量(污泥浓度)、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
    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