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对于防灾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建设和()具有重要意义。
第1题:
在我国,以人工影响天气活动采用的催化工具和实施目的的不同,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可大致分为哪几种类型?
第2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八项工程:气象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气候预测系统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气候变化应对工程、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和气象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工程。
第3题: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要按照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建设()的设备设施的要求,编制“十一五”全国和地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第4题: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由有关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商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5题:
作业区是指()的区域。
第6题: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人工、材料、机械、天气以及方法。
第7题:
开展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不断提高重点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加强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技术指导能力。重点内容是().
第8题: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可以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
第9题:
现代化
性能优良
装备一流
第10题:
省级系统建设
地级系统建设
县级系统建设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本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
第14题:
目前,我国已按照()形成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归口管理的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了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和专业队伍。
第15题:
我国有组织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始于()年。
第16题:
人工影响天气就是指人类控制天气的变化,对吗?为什么?
第17题: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等目的的活动。
第18题:
根据战略目标凝练出的加强能力建设的八大重点工程是气象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气候预测系统工程、()、气候变化应对工程、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气象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工程.
第19题:
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省(区、市)、地、县,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以下三级作业指挥系统().
第20题:
重点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
作业催化及监测系统
人影作业指挥系统
积极实施人工影响防灾减灾作业
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系统
第21题:
森林防火
环境保护
水库蓄水
经济发展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