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准站,气压自记记录极值应采用邻近正点(24次定时)的实测值进行器差订正,当极值出现在两正点中间时,采用前一正点的器差订正值。()
第1题:
某站某日02时的正点观测时,发现气压计自记钟停在01时42分处,笔尖指在998.9位置,该正点气压自记读数为().
第2题:
《地面气象测报质量考核办法》规定,风自记每天()小时定时记录,每影响一个定时(含记录不正常),算()个错情;雨量自记正点前15分到正点后10分钟时段内无记录者,一次算()个错情。
第3题:
订正气压和湿度日极值时,当极值点恰位于两正点之间时,选择()任选其中一个正点的器差进行订正。
第4题:
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若极值为经处理过的正点值,且该正点值为备份站正点记录,则极值出现时间记为()。
第5题:
正点数据中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草温小时极值缺测或异常时,从本时次实有记录中挑取。正点数据用正点后10分钟或备份站代替时,若该值挑为小时极值,出现时间记为缺测。
第6题:
在进行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自记记录订正时,只须将与挑取极值有关的两定时的实测值和自记读数填写在自记纸的相应时间线处。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按缺测
998.9*
998.9
(998.9)
第10题:
若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能够稳定,则需补测干湿球温度值,并用此值作为气温和湿度的正式记录
若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能够稳定,则需补测干湿球温度值,并用此值计算湿度,温度的正式记录仍以第一次干球温度为准,湿球温度栏记录“—”
若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仍不能够稳定,则相对湿度改用订正后的毛发湿度计(表)定时值,水汽压和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反查而得
没有毛发湿度计(表)的台站,若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仍不能够稳定,则需在正点后一小时之内补测干湿球温度值(记录在观测簿该时栏上面空白处),并用此值计算湿度,温度的正式记录仍以第一次干球温度为准,湿球温度栏记录“—”;若正点后一小时之内湿球温度仍不能够稳定,则湿度记录按缺测处理
第11题:
前一个正点的器差
后一个正点的器差
任意其中一个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地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应按照()顺序代替。
第14题:
白天正点记录出现异常时,定时观测时次的记录应立即进行处理,其它正点时次的记录应在()完成修改、上传。夜间正点记录出现异常时,应在当日()前完成修改、上传。
第15题:
自动观测正点数据缺测处理的优先顺序为()。
第16题:
时极值与正点值矛盾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第17题:
在基准站极值应采取用邻近正点(24次定时)的实测值进行器差订正,当极值出现在两正点中间时应采用()一正点的器差订正。
第18题:
某日14时正点观测时,发现气压计自记钟停在1335处,笔尖指在998.9hPa,该正点气压自记读数()。
第19题:
第20题:
正点前20分钟
正点前15分钟
正点前10分钟
接近正点时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