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气业务包括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
第1题:
今后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重点是()。
第2题:
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是指()
第3题:
改进完善天气业务重点任务不包括()
第4题:
现代天气业务的主要特征是()
第5题:
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第6题:
新一代气象观测系统
卫星、雷达探测网
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人机交互处理系统
第7题:
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70%以上
建立全球1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
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
第8题:
数值预报检验
数值预报图订正
临近预报
预报产品检验
第9题:
结合本省特点,参与天气、气候模式的研究开发
开展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检验评价工作
在国家级业务管理部门指导下,针对城市规划、环境预报、风能评估、应急响应等需求,运行和完善适合本地特点的精细化数值模式系统
负责本省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预报预测等业务,提供预报和指导产品
第10题:
全面实现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的现代化
发展全球中期天气预报模式
建立区域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建立我国数值预报科技创新能力
第11题:
加快建立灾害天气临近短时预报预警业务
着力增强灾害性天气精细预报能力,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业务
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
发展大气环境业务
第12题:
“3S”技术
模拟模型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
风险分析评估
计算技术及现代通讯技术
第13题: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气发〔2010〕1号)》,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建设部分的表述中,没有提及的是()。
第14题:
各级气象台在()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第15题:
天气业务包括0-10天天气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10天以上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的观测、信息处理和服务等。改革重点是:()
第16题:
中国气象局负责建立()平台和业务()体系,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数值天气预报公共服务产品和相关技术支持系统。
第17题: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
灾害性天气分析系统
第18题:
提高灾害性和突发性天气预警水平,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
提高短期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长期趋势预估水平
发展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发展全球气候监测诊断分析业务
建立“无缝隙”预报系统
第19题:
以数值预报为基础
精细化
时间和空间上无缝隙
综合应用各类气象观测资料
第20题:
第21题:
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促进灾害性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突破;
完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业务,建设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对突发
建立四维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
加强和规范水文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业务。
第22题:
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中期集合预报模式
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动力气候模式
台风、沙尘暴、核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
第23题:
气候预测
灾害性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技术
短期气候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