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站气压表水银槽拔海高度低于15m时,高度差订正值C按C=34.68h/(t+273)求得,其中t采用()。
第1题:
甲站纬度为30°N,乙站纬度为40°N,两站的水银气压表完全相同(仪器差均为0.0),气压表安装的拔海高度也相同。假如某时观测,两站的气压表的附温和气压表的读数也相同,则两站的本站气压相比较的结果是()。
第2题:
凡新旧两地水平距离在2000m以内,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下,迁站时可不用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第3题:
台站气压表水银槽拔海高度低于15m时,高度差订正值C按C=34.68h/(t+273)求得,其中t采用()。
第4题:
水银气压表拔海高度低于15.0m的气象站(当低于海平面时为其绝对值,下同),用下列公式计算高度差订正值().
第5题:
某站7月迁站,新旧站址水平距离15.5km,旧站址气压感应部分的拔海高度31.5m,新站址气压感应部分的拔海高度差在21.6m,编制气表-21时().
第6题:
甲站纬度为50°N,乙站纬度为40°N,两站水银气压表的拔海高度相同,两站气压表的仪器差相同。某次观测时,两站气压表的附温和气压表的读数也相同,则两站本*站气压相比较的结果是()
第7题:
水银气压表和附温表的器差订正值
纬度
水银气压表的海拔高度
经度
第8题:
第9题:
甲站和乙站相同
甲站低于乙站
甲站高于乙站
说不清谁高谁低
第10题:
挡水高度低于15m,且上下游水头差小于10m时
挡水高度低于15m,或上下游水头差小于10m时
挡水高度大于15m,或上下游水头差小于10m时
挡水高度大于15m,且上下游水头差大于10m时
第11题:
气压表附温的平均值
观测时的气温t与前12小时的气温平均值
本站年平均气温值
月平均气温值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云底高度随拔海高度、季节的变化规律是().
第14题:
某站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与水银气压表感应部位中心的拔海高度不一致,若某定时自动气象站气压出现异常,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水银气压表值为1009.8hPa,此时,在OSSMO的“定时观测”中“气压读数值”输入框应输入()。
第15题:
()是指气象台站气压表所在高度处的气压。
第16题:
某台站参数中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输入错误,会使海平面气压计算错误,对该站气压无影响。
第17题:
水银气压表和自动站的气压感应部分拔海高度应尽可能相同。如不相同时,计算时也可直接相互替代。
第18题:
第19题:
随拔海高度增高而增高
随拔海高度增高而降低
冬季低于夏季
冬季高于夏季
第20题:
甲站和乙站相同
甲站低于乙站
甲站高于乙站
第21题:
34.68×h/(f+273)
34.68×f/(h+273)
36.84×h/(f+273)
38.64×f/(h+273)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迁站前后的本站气压不能合并作年统计
迁站前本站气压须订正到拔海高度21.6m处相应的本站气压值后才能合并作年统计
迁站后本站气压须订正到拔海高度31.5m处相应的本站气压值后才能合并作年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