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平台”是指()平台,通过构建这些平台使之分别成为地球观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气候系统的信息中心、天气气候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基础、全国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支柱,为迅速提高我国气象事业适应能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1题:
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基础是().
第2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
第3题:
为实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需要构建()。
第4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第5题:
气象信息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国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把()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心,建设全国统一的气象通信和信息存储、分发系统,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观测数据共享。
第6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
第7题:
构建国家、区域和省三级气象创新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研与业务结合的机制
分门别类推进科技创新
建设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气候系统观测
气象信息共享
公共气象服务
气象科技创新
第10题:
第11题:
建立一体化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无缝隙”的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第12题:
在重大天气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并发和频发区建立飞机、卫星、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大气廓线仪、自动气象站等三维立体监测系统,实现重大灾害发生、发展的跟踪监测。
强化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建立实时监测、快速传递、高效分发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
制定天气气候灾害及突发性事件紧急响应预案,建设防灾减灾气象指挥中心及多部门预警防御协调体系。组建重大突发性应急机构,提高对全国各地发生灾情的快速、机动气象保障应急能力。
开展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频发区防御工程设计研究,开展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防御措施效果评估研究,建立气象灾害咨询与评估系统。
定量评估气候灾害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气候灾害区域情景和新的研究方法,定量评估气候灾害对我国敏感经济部门和敏感地区的综合影响,为国家指定气候灾害应对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第13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表特征多样,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复杂多变,天气气候灾害频发。针对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加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实现对包括气候在内的地球环境及时和长期的立体、动态综合监测,提高对我国气候异常“强信号区”的监测能力,不仅是提高对的()需要。
第14题:
我们要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国家重要的()设施,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
第15题: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第16题:
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海洋观测中的现场测量是从各种平台上做出的,这些平台包括()
第17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平台包括().
第18题:
网络通讯
气候系统观测
科研技术开发
专业气象
第19题:
北京
上海
气象部门
第20题:
公共基础
部门基础
科学研究
第21题:
预报平台
应急响应机制
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
第22题: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气候系统观测平台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第23题:
气候系统观测平台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