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的描述,影响资料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第1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降水测量就天气和气候应用来说,一般观测时次是()。
第2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指出,在空气温度为0℃—+30℃和相对湿度为20%—80%的条件下,一个良好的湿度计应能在3分钟内指示出湿度突然变化量的90%。
第3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指出,降水测量对雨量器的安置特别敏感。因此必须保存场地的详细描述资料,即场地描述,包括的内容有()。
第4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关于降水测量的说法是,降水是从云中降落或从大气沉降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包括()。
第5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将自动气象站分为()。
第6题:
0.1
0.2
0.3
0.5
第7题:
10
50
100
150
第8题:
提高和保持所有气象观测项目中信息的质量
促进国家气象部门能独立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的计划、实施和运作气象资料收集项目,同时促使他们发展维护服务,以确保仪器系统有最大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经济节俭
充分了解仪器系统在其整个最佳使用寿命期间需要投入的资金数
第9题:
仪器校准
仪器选择
仪器安装
自然环境
第10题:
雨
雹
雪
烟
露
雾凇
白霜
雾降水
第11题:
雨量器周围主要障碍物的仰角
雨量器的外形
雨量器受水口离地高度
测风仪器的离地高度
第12题:
2
3
4
5
第13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规定,业务站网用的气压表经过标准气压表的校准之后,在1000hPa点的最大允许误差0.3hPa。
第14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指出,毛发湿度表的响应速度受空气温度的影响很大。在-10℃时的滞后比在+10℃时的滞后约大()倍。
第15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6版)》规定,()的降水总量,至少应精确到1mm。
第16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对观测数据的分级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用于国际数据交换的有()。
第17题:
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海洋观测中的现场测量是从各种平台上做出的,这些平台包括()
第18题:
海洋气象站
全球所有的气象站
有人及无人灯塔
锚定浮标
岛屿自动气象站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不确定度
误差值
精确度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每小时
每3小时
每6小时
每日
第23题:
5cm
10cm
15cm
20cm
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