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类运行时,进近航空器应当在距接地点()千米以上切入仪表着陆系统航向道。
第1题:
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模式,是在相邻的平行跑道仪表着陆系统上进近的航空器需要配备规定的雷达间隔,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行的仪表着陆的进近的运行模式。
第2题:
进近管制员应当在航空器预计进入进近管制空域前()分钟开始守听,按时开放导航设备,向塔台管制室取得航空器着陆程序和使用跑道。
第3题:
Ⅱ类运行时,进离场航空器使用同一跑道,离场航空器起飞并飞越航向台天线时,进近航空器距接地点的距离应当不小于()千米。
第4题:
进近雷达管制员应当在航空器到达距着陆接地点()千米前发布着落许可。
第5题:
II类精密进近跑道——装有仪表着陆系统和/或微波着陆系统以及目视助航设备,供决断高度低于()但大于()和跑道视程大于350m时飞行的仪表跑道
第6题:
实施监视雷达进近时,当航空器在距接地点8千米以内,不得有()秒以上的通信中断。
第7题:
Ⅱ类运行时,对进近中的航空器应当在其距接地点()千米之前发出着陆许可。
第8题:
精密进近:使用()、微波着陆系统(MLS)或精密进近雷达(PAR)提供方位和下滑引导的仪表进近。
第9题:
航空器在地面运行时使用的三种航图为()。
第10题:
卫星导航着陆系统
紧密进近雷达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
微波着陆系统
第11题:
仪表着陆系统
精密进近雷达系统
微波着陆系统
卫星导航着陆系统
第12题:
全向信标
无向信标
仪表着陆系统
微波着陆系统
第13题:
()导航设备可以用于精密进近。
第14题:
Ⅱ类运行时,跟紧进近着陆在航空器间,应当保持应有的安全间隔,以保证前机着陆脱离跑道时,后机距接地点的距离不少于()千米。
第15题:
塔台管制室应当将进场航空器()情报通知进近管制室。
第16题:
实施监视雷达进近时,进近雷达管制员应当每()千米通知航空器一次距接地点的距离。
第17题:
仪表飞行航空器利用仪表进近程序图进入着陆过程中,不得低于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高度。
第18题:
航空器的精密进近是指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或精密进近雷达(PAR)提供()和()引导的仪表进近。
第19题:
航空器使用平行跑道进行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时,引导航空器以小于30度的角度切入最后进近航道,且在切入前至少有()千米的平飞。
第20题:
在何种条件下,飞行员在收到着陆机场低于最低着陆标准的天气预报后,可以继续仪表进近到决断高?()
第21题:
仪表着陆系统的功用是在能见度不良时()。
第22题:
飞机在进近的最后阶段,一般都要由仪表飞行转为目视飞行
在飞行最后阶段,夜航的驾驶员用进近灯光来确定距离和坡度
进近灯光根据仪表着陆的等级或非仪表着陆而布局不同
非仪表着陆的进近灯安装在跑道中线的延长线上
第23题:
仪表飞行规则
目视飞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