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安全信息量不作为评判一个单位安全状况的唯一标准。()
第1题:
为规范民用航空背景调查工作,保障民用航空空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制定了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
第2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对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相关单位可以瞒报。
第3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其他不安全事件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其他不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在事发后相关管理部门填报()
第4题:
检查员应根据()及所在单位的勤务管理规定,按职责进行处置。
第5题: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应当按照规定报告,()不得瞒报、缓报或者谎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
第6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严重事故征候信息的报告流程中,严重事故征候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在事发后相关管理部门填报()
第7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航局安全信息主管部门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分析结果适时发布()
第8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事故信息的报告流程中,发生航空事故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向事发地监管局填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初始报告表》。
第9题: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中所称的其他不安全事件样例由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局制定。
第10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对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相关单位可以()
第11题:
民航企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并应当制定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建立本单位用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存储、分析和发布的航空安全信息系统,()本单位的航空安全信息。
第12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的定期信息发布内容不包括特定事故情况。
第13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事故信息的报告流程中,由民航局组织事故调查的,负责调查的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填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初始报告表》。
第14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负责管理单位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并应当制定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建立单位用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存储、分析和发布的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定期分析单位的航空安全信息。
第15题:
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安检机构开展工作,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1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
第17题:
民用航空器事故不属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中所称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
第18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严重事故征候信息的报告流程中,严重事故征候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在事发后相关管理部门填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初始报告表》。
第19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负责对外发布全行业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
第20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向局方举报与航空安全有关的事件,如果举报事件经调查构成事故、事故征候或其他不安全事件的,负责调查的单位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向民航局安全信息主管部门填报()。
第21题: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局负责组织建立用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存储、分析和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第22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空管局负责对外发布全行业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
第23题: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在一般事故征候信息的报告流程中,一般事故征候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应当在事发后相关管理部门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