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地区气象中心需要汇交的资料包括()。
第1题:
地区航行情报中心至少提前()天,向民航局航行情报中心寄出需要发布定期制航行通告的资料:().
第2题: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处理、保存、使用、汇交和移交,应当遵守()。
第3题:
编制水文预报方案使用的资料,应满足的要求包括()。
第4题:
地区航行情报中心至少提前()天,向民航局航行情报中心寄出需要发布定期制航行通告的资料.
第5题:
机场气象台站应当通过()或者其他有效手段将本机场天气报告METAR和SPECI发往本地区气象中心和民航气象中心。
第6题:
下列中哪一条并非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7题:
执行专机任务的海军、空军飞机,航线气象保障由()气象部门负责、执行专机任务的民航飞机,航线气象保障由()气象部门负责。
第8题: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制作有效时间0600Z的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SWM),应在世界时()之前完成。
第9题:
民航气象中心和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只能通过()向其他用户提供民用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内的气象资料。
第10题:
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中的mhdbs用户负责完成来自通信子系统的不同种类气象资料的()功能。
第11题:
民航气象中心、民航华东地区气象中心、()应当接收世界区域预报中心WAFC发送的飞行气象情报,并存入民航气象数据库。
第12题:
目前,我国民航国际航线的气象保障主要由()航空气象中心提供,为此民航每年需支付大量外汇(约占伦敦航空气象中心总收入的1/5);而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也正在形成被()和()两大航空气象中心垄断的格局。
第13题:
机场气象台(站)应当通过()或者其他有效手段将本机场天气报告(METAR和SPECI)发往本地区气象中心、民航气象中心和相关的境外气象服务机构。
第14题:
未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的,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为:()
第15题: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第16题: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应当收集本地区民用机场的机场天气报告METAR和SPECI,并编辑()。
第17题:
中高层重要天气预告图的发布时间是:民航地区气象中心不迟于有效时间前()发往民航气象中心。
第18题:
下面哪些是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对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分发的资料。()
第19题: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应当将收到的境内机场和境外有关机场天气报告METAR和SPECI,立即通过()向本地区配备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的机场气象台广播。
第20题: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不迟于有效时间前()发布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
第21题: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包括机场气象站、机场气象台、()、民用航空地区气象中心、民用航空气象中心和其他从事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的机构。
第22题:
地区航行情报中心至少提前()天向民航局航行情报中心寄出需要以二级航行通告发布航行情报资料:().
第23题:
民航气象中心应当将收到的参加OPMET公报交换的国内机场例行天气报告METAR编辑成例行天气报告公报,不迟于整点或者半点后()分钟,通过中国民航飞行气象情报收集中心发往香港机场气象台、台北飞行气象情报收集中心和本办法附件四《参加国际交换的OPMET公报分发地址》所列的境外有关飞行气象情报收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