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测量中的测量要素有()。
第1题:
A.被测对象
B.测量单位
C.公差配合
D.测量精度
第2题:
量具或量仪的测量()及标尺的测量范围应能适应零件的外形、位置、被测尺寸的大小及尺寸公差要求。
第3题:
测量过程的要素包括()。
第4题:
在形位误差的测量中,常利用坐标测量机或其他坐标测量装置,对被测实际要素测出一系列坐标值,再经数据处理,获得形位误差值。这种测量原则称为测量()原则。
第5题:
高精度的零件,要选用合适的(),并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才能测量出高精度的尺寸和形位公差。
第6题:
根据被测变量变化速度,将测量方法分为()。
第7题:
形位公差带都是按几何概念定义的,与测量方法无关。
第8题:
()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第9题:
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适合测量什麽样频率的被测信号?低频率被测信号应采取什麽测量方法?
第10题:
测量要素不包括()。
第11题:
被测对象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
第12题:
测量对象
测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的准确度
第13题:
测量四要素:⑴测量对象(被测的量);⑵测量单位;⑶测量方法;⑷测量准确度。
第14题:
对测量的基本要求是()
第15题:
技术测量过程包括()
第16题: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第17题:
机械加工工艺,高精度的零件,要选用合适的仪器,量具,并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才能测量出高精度的尺寸形位和公差,精密零件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就是机械加工最关键的( )。
第18题:
频率测量时应考虑测量方法、被测信号的调制、测量过程中基准频率、测量包括读数精度的技术特性、传播路径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第19题:
频率测量时,引入误差的因素有()。
第20题:
绝对测量是指量值直接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相对测量指量值仅表示被测参数()的测量方法。
第21题:
测量的基本要要素包括()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测量方法引起的误差
被测信号的调制引起的误差
测量过程中基准频率引起的误差
测量包括读数精度的技术特性引起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