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适用于高路堤和深沟渠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路堤是指路堤填土高度大于()m的土质路堤。

    A.18

    B.20

    C.15

    D.10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涵洞工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圆管涵不需设置墩台
    B:箱涵适用于高路堤
    C:圆管涵适用于低路堤
    D: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
    E: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低路堤使用

    答案:A,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02
    教材原文:涵洞可分为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等。①管涵。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75~2m。圆管涵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圬工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②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③拱涵。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或高路堤。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④箱涵。钢筋混凝土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较少采用。

  • 第3题:

    适用于高路堤和深沟渠的涵洞是( )。

    A.圆管涵
    B.盖板涵
    C.明涵
    D.暗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涵洞的组成及分类。根据涵洞洞顶填土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明涵洞顶不填土,适用于低路堤或浅沟渠;洞顶填土厚度大于50cm的称为暗涵,适用于高路堤和深沟渠。

  • 第4题:

    下列关于各种涵洞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圆管涵适用于低路堤
    B.拱涵具有较大的超载潜力
    C.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
    D.盖板涵适用于低路堤和明涵

    答案:A
    解析:
    圆管涵在低路堤使用受限,A选项错误。

  • 第5题:

    (2017年)涵洞工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圆管涵不需设置墩台
    B.箱涵适用于高路堤河堤
    C.圆管涵适用于低路堤
    D.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
    E.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低路堤使用

    答案:A,D,E
    解析:
    圆管涵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均工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钢筋混凝土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较少采用。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或高路堤。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

  • 第6题:

    路堤的侧沟、天沟、排水沟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必要时应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自然沟渠或涵洞。


    正确答案:400m

  • 第7题: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草原和森林地区的爆破器材库库区周围,应修筑防火沟渠,沟渠边缘距库区围墙不小于10m,沟渠宽1~3m,深1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履齿式桥台适用于()。

    • A、软弱地基、高路堤的梁桥;
    • B、软弱地基低路堤的梁桥;
    • C、软弱地基高路堤的拱桥;
    • D、软弱地基低路堤的拱桥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判断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高路堤、陡坡路堤和深路堑应采用动态设计,并以完整的初步设计图为基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园林雨水排放最经济的排水方式是()。
    A

    沟渠为主,地面和管道为辅 

    B

    地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C

    管道为主,地面和沟渠为辅 

    D

    路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地面排水是最经济、最常用的园林排水方式。 考点 城市绿化与园林工程

  • 第11题:

    填空题
    土质路堤填筑时,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应选择强度高、()的土石作填料。

    正确答案: 稳定性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路堤的侧沟、天沟、排水沟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必要时应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自然沟渠或涵洞。

    正确答案: 40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膨胀土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免高路堤和深路堑
    B.膨胀土施工应保持连续性
    C.应及时封闭路床和坡面
    D.属于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低塑性粘土

    答案:D
    解析:
    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黏土称为膨胀土。

  • 第14题:

    当路线跨越农业灌溉沟渠,沟渠底高于路堤时,可设置为( )。

    A.无压力式涵洞
    B.半压力式涵洞
    C.压力式涵洞
    D.倒虹吸式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涵洞的组成及分类。当路线跨越农业灌溉沟渠,沟渠底高于路堤时,可设置为倒虹吸式涵。此时,涵洞的管节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进出水口须设置竖井,包括防淤沉淀井等设施。

  • 第15题:

    符合高路堤与陡坡路堤施工质量要求的有( )。

    A.高路堤路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宜预留2个雨季或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
    B.高路堤宜采用强度髙.水稳性好的材料
    C.高路堤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D.高路堤填筑过程中应进行沉降和稳定性观测
    E.高路堤宜每填筑3m冲击补压一次,或每填筑4~6m强夯补压一次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般路基施工质量监理。高路堤与陡坡路堤施工质量要求:1)高路堤路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宜预留1个雨季或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然后施工路面;2)高路堤宜采用强度髙、水稳性好的材料。路堤浸水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好的材料;3)高路堤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4)高路堤宜每填筑2m冲击补压一次,或每填筑4~6m强夯补压一次;5)高路堤填筑过程中应进行沉降和稳定性观测;6)在不良地质路段的高路堤与陡坡路堤填筑,应控制填筑速率,并进行地表水平位移监测,必要时应进行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监测。

  • 第16题:

    涵洞工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圆管涵不需设置墩台
    B.箱涵适用于高路堤
    C.圆管涵适用于低路堤
    D.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
    E.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低路堤使用

    答案:A,D,E
    解析:
    2020版教材P102
    涵洞可分为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等。①管涵。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75~2m。圆管涵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圬工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②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③拱涵。拱涵适用于跨越深沟或高路堤。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④箱涵。钢筋混凝土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较少采用。

  • 第17题:

    (2013 年真题)园林雨水排放最经济的排水方式是( )。

    A.沟渠为主,地面和管道为辅
    B.地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C.管道为主,地面和沟渠为辅
    D.路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答案:B
    解析:
    地面排水是最经济、最常用的园林排水方式。

  • 第18题:

    园林雨水排放最经济的排水方式是()。

    • A、沟渠为主,地面和管道为辅 
    • B、地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 C、管道为主,地面和沟渠为辅 
    • D、路面为主,沟渠和管道为辅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土质路堤填筑时,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应选择强度高、()的土石作填料。


    正确答案:稳定性好

  • 第20题:

    单选题
    履齿式桥台适用于()。
    A

    软弱地基、高路堤的梁桥;

    B

    软弱地基低路堤的梁桥;

    C

    软弱地基高路堤的拱桥;

    D

    软弱地基低路堤的拱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高路堤、陡坡路堤与深路堑设计时,路基稳定性计算分析工况包括()。
    A

    正常工况

    B

    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

    C

    地震工况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为控制高路堤和深路堑的沉降与稳定,对高路堤和深路堑的高度进行限制,十分必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适用于高路堤和深沟渠的是()。
    A

    明涵

    B

    暗涵

    C

    砖涵

    D

    石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