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事故发生频率高,成因多样,连锁性强。
2、社会影响大,人员伤亡重,易造成次生灾害。
3、车辆损毁严重,救援技术性强、难度大。
处置措施:
1、一般单车倾翻、两车或多车相撞有人员被困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先利用无齿锯、扩张器、牵引器、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刀、液压剪切器、液压顶杆等工具,破拆牵引变形的车厢外壳,将遇险人员救出,再视情使用牵引器将车体扶正或使两车分离。
2、对车辆坠入江河等事故,救援人员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地理环境,利用冲锋舟、潜水装具等器材装备实施救生;对车辆坠入悬崖的事故,采用山岳救助的方式实施救生。
3、对事故造成车辆燃油泄漏的,在破拆车体时应采用喷雾水枪实施掩护或喷射泡沫覆盖泄漏区域,防止因金属碰撞或使用切割器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燃烧。
4、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交通事故,应根据危化品性质进行处置,采取稀释降毒、关阀断源、筑堤导流、器具堵漏、输转倒罐、洗消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防止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
更多“简述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路交通事故处置要点?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易造成群死、群伤和严重交通堵塞,社会影响大;
    2.危险化学品车辆易造成爆炸燃烧、人员中毒、环境污染、易形成次生灾害;3.车辆损毁严重,救援技术性强、难度大,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处置措施:1.了解伤亡人员位置、数量,有无燃烧爆炸危险,查明危化品车装载量,性质、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气)相管、罐体等情况;2视情调派公安、交通、安监、卫生等部门协同处置;3制定救援方案,合理使用救援工具进行生命救助;4危化品泄漏时,应根据情况采取稀释降毒、泡沫覆盖、关阀断料、筑堤导流、器具堵漏、输转倒罐、洗消、清理等措施进行处置。
    特别警示:1.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相向驶向现场;2.处置高速公路事故,应在交警和交管部门的引导下反向占用车道,快速抵达事故现场;3.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应先携带轻便装备,迅速赶赴现场;4.在远离事故区域前后方处设置明显的警戒和事故标志,并由交管人员实施交通管制;5车辆燃油泄漏,破拆时应采用喷雾水枪实施掩护或喷射泡沫覆盖泄漏区域;6.必须设立观察哨,及时提醒人员作业,防止造成伤亡。

  • 第2题:

    简述铁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大。
    2、极易造成次生灾害。
    3、影响铁路、公路正常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4、救援难度大。
    处置措施:
    1、列车脱轨有人员被困时,可利用无齿锯、扩张器、牵引器、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器、液压剪断器、液压顶杆等器材装备破拆车厢结构,救助被困人员。
    2、旅客列车与汽车之间相撞,可利用牵引设备将其分离,采用无齿锯、液压剪断器等器材装备破拆车厢结构,实施救人。
    3、货车之间或列车与汽车之间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的,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实施救援。
    4、事故现场有易(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在使用起重、扩张、牵引等器材时,应采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5、因事故而造成的次生化学灾害,救援人员应在现场技术人员、石油化工和环保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处置。

  • 第3题:

    简述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内容包括:由于恶劣天气发生洪水、流水、泥石流、滑坡、坍方等侵袭公路造成公路设施损坏、路面积水、积雪影响行车安全或阻碍交通,以及由于人为因素损坏和影响公路使用功能的各类突发事件。

  • 第4题:

    处置高速公路事故时,应在事故区域前、后方()米处设置明显的警戒和事故标志,防止再次发生交通事故.

    • A、1000;
    • B、800;
    • C、500
    • D、300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隧道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⑴询问情况。
    ⑵侦察检测。
    ⑶设立警戒。
    ⑷排除险情。
    ⑸现场急救。
    ⑹做好保障。
    ⑺清理现场,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6题:

    简述井下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井口小且深、场地狭窄,救援行动难以展开。
    2、井下供氧不足,可能存在有毒或可燃气体,增加了救人行动的复杂性。
    3、因现场环境,可用的救援方法和器材装备较少,救援行动受到限制。
    处置措施:
    1、当落井人员未受伤或神智较清醒能够配合救援时,可用保险带、保险绳将其提升至地面。
    2、当落井人员受伤或已昏迷,井壁又是混凝土结构,确定无垮塌危险的情况下,可由救援人员下井实施救援。
    3、当井口和井内空间很小,只能一人垂直上下时,可采用倒置的方法,下井将被救者提升上来。
    4、当井口已垮塌、人员被埋压时,应减少井口作业人员,及时调集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到现场协助救援。
    5、如井下有积水或易燃、有毒气体,通过送风机向井内输送空气,或先吊放氧气(空气)瓶下井,确保被困人员能够正常呼吸。
    6、如城市管道井内发生问题,要针对不同的管道井特点,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7、对生还者应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现场医疗急救人员确定被救者已死亡后,应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 第7题: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与其他道路相比,事故率低,但后果严重,损失大;交通事故主要是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以追尾相撞的形式最多。常见事故种类:追尾相撞、单方事故、两车刮擦。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铁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大。
    2、极易造成次生灾害。
    3、影响铁路、公路正常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4、救援难度大。
    处置措施:
    1、列车脱轨有人员被困时,可利用无齿锯、扩张器、牵引器、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器、液压剪断器、液压顶杆等器材装备破拆车厢结构,救助被困人员。
    2、旅客列车与汽车之间相撞,可利用牵引设备将其分离,采用无齿锯、液压剪断器等器材装备破拆车厢结构,实施救人。
    3、货车之间或列车与汽车之间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的,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实施救援。
    4、事故现场有易(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在使用起重、扩张、牵引等器材时,应采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5、因事故而造成的次生化学灾害,救援人员应在现场技术人员、石油化工和环保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处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是:危险性大、危害性大、突发性强、处置难度高。
    处置措施:
    一、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二、防护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
    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四、现场急救
    1.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2.现场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3.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五、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地铁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地铁构筑在地下,与地下建筑有相同的特点,结构复杂。发生事故后,救援行动难以展开。
    2、地铁人员集中,疏散出入口少,通道曲折难行,发生事故后容易引发大量人员伤亡。
    3、地铁事故往往投入的救援力量多、协调配合困难、装备利用受限。
    处置措施:
    1、应选择上风方向或靠近事故点一端的车站为主攻方向,展开救援行动。视情在出入口处利用大功率排烟车或移动排烟机排烟。
    2、应快速接近事故点,查清事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灾情发展。如有烟火、高温,可用喷雾水枪掩护行动。利用破拆工具等清除障碍,开辟救援平台和通道。
    3、发生火灾时,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扑救,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
    4、使用扩张器、牵引器、无齿锯、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刀、液压剪切器、液压顶杆等器材装备,迅速救助被困人员。
    5、发生施毒事件时,关闭所有空调、通风系统及风亭风道阀等,控制毒气扩散范围。视情启用喷淋(水幕)系统或使用雾状水流、水幕水带、屏封水枪等,形成水幕墙进行阻断、稀释毒气。使用相应药剂进行中和,降解毒气浓度。利用干粉、泡沫、干沙土、水泥、煤粉等覆盖、封堵或吸附毒物,或利用回收桶、密封塑料箱(袋)等进行转移或回收毒物。
    6、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水、电、气供应。
    7、对救出的窒息、休克、出血的重、危急伤员应立即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隧道交通事故的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
    A

    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B

    设立警戒

    C

    排除险情

    D

    按照公路交通事故的救援措施,开展人员救助

    E

    疏导转移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险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四)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口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二)疏散警戒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动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动,可采用中倍数泡沫覆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操作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而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
    5、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同时还可采用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
    6、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因强水流冲击而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起爆炸。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4、法兰盘、液相管道裂口泄漏,在寒冷地区和季节可采用冻结止漏,即用麻袋片等织物强行包裹法兰盘泄漏处,浇水使其冻冰,从而制止或减少泄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主动点燃。
    实施主动点燃,必须具备可靠的点燃条件。在经专家论证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配合下,严格安全防范措施,谨慎、果断实施。
    1、点燃条件。
    ①在容器顶部受损泄漏,无法堵漏输转时;
    ②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或堵漏时;
    ③遇有不点燃会带来严重后果,引火点燃使之形成稳定燃烧,或泄漏量已经减小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如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爆燃或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其他储罐、救援力量及周围群众安全,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严禁采取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要到达指定位置,确认危险区人员全部撤离,泄漏点周边区域经检测不在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内,使用点火棒、信号弹、烟花爆竹、魔术弹等点火工具,并采取正确的点火方法。
    3、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且气体泄漏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实施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压力减小,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仍有气体扩散,如不再次点燃,可能造成危害时,应予果断点燃。(十二)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公路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⑴询问情况。
    ⑵侦察检测。
    ⑶设立警戒。
    ⑷救生排险。
    ⑸现场急救。
    ⑹清理现场,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14题:

    简述氨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氨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扩散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氨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毒性强,处置难度大。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眼灼伤,吸入浓度高、量大的氨气能致人死亡。发生泄漏的部位、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及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消除警戒区内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医疗急救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和单位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烃泵倒罐可分为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两种。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氨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利用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氨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将泄漏的液氨导流至稀盐酸溶液中,使其中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稀盐酸等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15题:

    简述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 公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是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灵活性。
    公路运输的作用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速直达,可以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送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其它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生产时需要公路运输提供集疏运的条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也需要公路运输来完成倒载、换装。
    (3)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及公路技术等级的逐步提高,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4)公路运输覆盖面广,通达深度高,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我国中西部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5)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交通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交通发展水平。

  • 第16题:

    处置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时,车辆应选择在隧道两端洞外()停放。

    • A、中间
    • B、左侧
    • C、右侧
    • D、下风侧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险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四)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口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二)疏散警戒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动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动,可采用中倍数泡沫覆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操作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而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
    5、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同时还可采用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
    6、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因强水流冲击而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起爆炸。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4、法兰盘、液相管道裂口泄漏,在寒冷地区和季节可采用冻结止漏,即用麻袋片等织物强行包裹法兰盘泄漏处,浇水使其冻冰,从而制止或减少泄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主动点燃。
    实施主动点燃,必须具备可靠的点燃条件。在经专家论证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配合下,严格安全防范措施,谨慎、果断实施。
    1、点燃条件。
    ①在容器顶部受损泄漏,无法堵漏输转时;
    ②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或堵漏时;
    ③遇有不点燃会带来严重后果,引火点燃使之形成稳定燃烧,或泄漏量已经减小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如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爆燃或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其他储罐、救援力量及周围群众安全,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严禁采取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要到达指定位置,确认危险区人员全部撤离,泄漏点周边区域经检测不在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内,使用点火棒、信号弹、烟花爆竹、魔术弹等点火工具,并采取正确的点火方法。
    3、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且气体泄漏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实施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压力减小,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仍有气体扩散,如不再次点燃,可能造成危害时,应予果断点燃。(十二)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18题:

    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为:车辆事故频率高、人员伤亡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和救援难度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淌扩散范围。
    2、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十)输转倒罐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水上泄漏处置
    1、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运等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
    2、通知沿岸相关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措施。
    3、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扩散范围。
    4、对水面上的泄漏液体使用防爆抽吸泵、吸附垫等进行吸附、输转,或用分解剂降解驱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
    (十二)洗消处理
    1、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现场清理
    1、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灾害特点:
    1、瞬间发生,破坏力强,人员伤亡重
    2、易引发次生灾害
    3、受灾范围广,社会秩序混乱
    4、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特别困难
    处置措施:
    1、侦察检测
    2、设置警戒
    3、救援准备
    4、生命救助
    5、排除险情
    6、后勤保障
    7、现场清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酒后驾车违章或交通事故有哪些特点?如何预防和处置酒后驾车?

    正确答案: 酒后驾车声音或交通事故的特点有:年轻驾驶员居多;血液酒精含量多在0.10%-0.20%之间;事故发生在饮酒后的30-60分钟之内;事故后果严重;特定时间段和区域,比如晚餐时间是饮酒的高峰期,城乡结合地区或集镇,餐馆酒店林立、停车便利、交通管理相对松懈,所以酒后驾驶及事故多发。
    预防酒后驾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严格法制规范:严格的法规能有效制止或减少酒后驾驶以及其他一些违章或事故;科学认定饮酒程度:为规范和严格执法,必须有科学、便捷的认定饮酒程度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 公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是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灵活性。
    公路运输的作用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速直达,可以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送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其它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生产时需要公路运输提供集疏运的条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也需要公路运输来完成倒载、换装。
    (3)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及公路技术等级的逐步提高,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4)公路运输覆盖面广,通达深度高,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我国中西部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5)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交通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交通发展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事故发生频率高,成因多样,连锁性强。
    2、社会影响大,人员伤亡重,易造成次生灾害。
    3、车辆损毁严重,救援技术性强、难度大。
    处置措施:
    1、一般单车倾翻、两车或多车相撞有人员被困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先利用无齿锯、扩张器、牵引器、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刀、液压剪切器、液压顶杆等工具,破拆牵引变形的车厢外壳,将遇险人员救出,再视情使用牵引器将车体扶正或使两车分离。
    2、对车辆坠入江河等事故,救援人员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地理环境,利用冲锋舟、潜水装具等器材装备实施救生;对车辆坠入悬崖的事故,采用山岳救助的方式实施救生。
    3、对事故造成车辆燃油泄漏的,在破拆车体时应采用喷雾水枪实施掩护或喷射泡沫覆盖泄漏区域,防止因金属碰撞或使用切割器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燃烧。
    4、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交通事故,应根据危化品性质进行处置,采取稀释降毒、关阀断源、筑堤导流、器具堵漏、输转倒罐、洗消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防止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