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人员道德行为是指()。
第1题: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第2题:
第3题: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以善恶进行评价的()的总和。
第4题:
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第5题:
所谓()是指社会职业生活领域中,能够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职业行为。
第6题: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7题:
职业道德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里意识,行为原则和()总和。
第8题:
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是指()
第9题:
职业道德是以()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10题: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道德评价能力
第11题:
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善恶评价的原则规范
善恶评价的行为活动
善恶评价的文化模式
第12题:
道德认知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保卫人员非道德行为是指()。
第16题:
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善恶理解正确的是()
第17题:
善恶标准的()要求在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时,必须按照历史的实际条件,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作为评价行为善恶的客规标淮。
第18题:
道德评价是靠专门的机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
第19题:
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
第20题:
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所进行的善恶判断。
第21题:
以行为善恶为评价标准
可以通过法律来进行评价
是把他人的道德行为作为评价对象
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以上均正确
第22题:
没有社会意义的,不能对其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具有善恶意义的,可以对其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仅仅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可以对其进行法律评价的行为
具有社会意义的,只能运用纪律规范对其进行评价的行为
第23题:
保卫人员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同他人、社会和国家发生利害关系的行为
具有社会意义的,只能运用纪律规范对其进行评价的行为
具有法律意义的,可以对其进行善良与罪恶评价的行为
具有善恶意义的,可以对其进行法律评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