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机械阻抗法中实测导纳几何平均值N与P、Q有关,其中P是(),Q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有定义:int n=0,*p=&n,**q=&p;,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A.p=1;

    B.*q=2;

    C.q=p;

    D.*p=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中首先定义了整型变量n,其初值为0,接着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并让它指向n,然后定义了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q,并让它指向p。选项A中将常量1赋给指针p,而p的值应为地址,所以不正确。选项B中*p的值也应为地址,故将常量 2复制给*p不正确。选项C中将p的值赋给q,使q也指向p所指向的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常量0,而q被定义为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它所指向的存储单元中应该存放的是地址值,故不正确。所以,4个选项中选项D符合题意。

  • 第2题:

    双链表的每个结点包括两个指针域。其中rlink指向结点的后继,llink指向结点的前驱。如果要在P所指结点后插入q所指的新结点,下列( )操作序列是正确的。

    A) q↑.rlink:=p; q↑.llink:=p↑.llink; p↑.rlink↑.rlink:=q; p↑.11ink:=q;

    B) q↑llink:=p; q↑.rlink:=p↑.rlink; p↑rlink↑.llink:=q; p↑rlink:=q;

    C) p↑.llink↑.rlink:=q; p↑.llink:=q; q↑rlink:=p; q↑.llink:=p↑.llink;

    D) p↑.rlink↑.llink:=q; p↑.rlink:=q; q↑llink:=p; q↑rlink:=p↑.rlink;


    正确答案:B
    在双链表中,如果要在P所指结点后插入q所指的新结点,只需修改P所指结点的rlink字段和原后继的llink字段,并置q所指结点的llink和rlink值。即q↑.llink:=p;q↑.rlink:=p ↑.rlink;p ↑.rlink ↑.llink:=q;p ↑.rlink:=q。

  • 第3题:

    设有定义:int n=0,*p=&n,**q=&p;,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______。

    A.p=1;

    B.*q=2

    C.q=p

    D.*p=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中n是int型变量,p是指向int型的指针变量,q是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故正确答案为D。

  • 第4题: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7,b=8, *p, *q, *r;

    p=&a; q=&b;

    r=p; p=q; q=r;

    printf("%d,%d,%d,%d\n", *p,*q,a,b);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正确答案:8778
    8,7,7,8 解析:本题中执行语句p=&a和q=&b后,*p=7,*q=8;执行完语句r=p,p=q,q=r后,*p=8,*q=7,故答案为8,7,7,8。

  • 第5题:

    设有关键码序列(Q,G,M,Z,A,N,P,X,H),下面(44)是从上述序列出发建堆的结果。

    A.H,G,M,P,A,N,Q,X,Z

    B.G,M,Q,A,N,P,X,H,Z

    C.A,G,M,H,Q,N,P,X,Z

    D.A,G,H,M,N,P,Q,X,Z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堆的过程。从一个无序序列建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筛选”的过程。若将此序列看成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则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是第|n/2|,因此“筛选”只需要从这个元素开始就可以了。关键码序列(Q,G,M,Z,A,N,P,X,H)的|n/2|等于4,对应的元素是Z,根据与这个关键码序列对应的完全二叉树可以知道,Z>H,则交换。接着是对第3个元素M进行“筛选”,由于它不大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则筛选后序列不变。再接下来是对第2个元素G进行“筛选”,由于它大于右孩子结点A的值,则交换。最后是对第1个元素Q进行“筛选”,它此时大于其左孩子结点A的值,则交换之,后又大于其右孩子结点G的值,再交换后得到建堆的结果是(A,G,M,H,Q,N,P,X,Z)。

  • 第6题:

    对序列(Q,D,F,X,A,P,N,D,Y,M,C,W)按照字典顺序采用二路归并方法进行排序,下面的4个序列中(54)是第三趟的结果。

    A.A,B,D,F,N,P,Q,X,C,W,M,Y

    B.A,B,P,D,N,P,Q,X,C,M,W,Y

    C.A,B,D,F,P,Q,X,N,C,M,W,Y

    D.A,B,D,P,N,P,Q,X,C,M,W,Y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三趟结果应满足每8个有序,答案为D。

  • 第7题:


    A.2m=n+p+q+r
    B.2m+1=n+p+q+r
    C.2m+2=n+p+q+r
    D.2m-2=n+p+q+r

    答案:C
    解析:

  • 第8题:

    牵引端从动滑车绕出的滑车组,假设重物的重力为Q,滑车组的绳索数为n,则绳索的牵引作用力p为()。

    • A、p=n·Q;
    • B、p=Q/n;
    • C、p=Q/(n+1);
    • D、p=Q/n+1。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下列充分条件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A、(p→﹁q)∧﹁p├q
    • B、(p→﹁q)∧q├﹁p
    • C、(﹁p→q)∧p├﹁q
    • D、(﹁p→﹁q)∧q├p
    • E、(﹁p→q)∧q├﹁p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计算电动卷扬机牵引力的公式是()。

    • A、P=(Q+q)K
    • B、S=1020N/n·η
    • C、S=P/K
    • D、Q=P·2πL/t·η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在RSA密钥生成过程中,在生成公钥(e,n)和私钥(d,n)过程中,我们需要对p,q,n,e,d等参数赋值并进行运算,n=pq,以下关于p,q,n,e,d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是素数

    B

    n,p,q都是素数

    C

    n和p互素

    D

    gcd(e,(p-1)(q-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首先来分析选项A,因为n=pq,所以n可以被q或p整除,所以n不是素数,选项A错误;因为n不是素数,所以选项B中“n,p,q都是素数”的说法也不成立,同样选项C“n和p互素”的说法也不成立。在选择e的时候,我们要保证它和(p-1)(q-1)互素,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gcd(e,(p-1)(q-1))=1代表e和(p-1)(q-1)互素。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D。

  • 第12题:

    多选题
    在下列充分条件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A

    (p→﹁q)∧﹁p├q

    B

    (p→﹁q)∧q├﹁p

    C

    (﹁p→q)∧p├﹁q

    D

    (﹁p→﹁q)∧q├p

    E

    (﹁p→q)∧q├﹁p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有定义int n=0,*p=&n,**q=&p;,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A.p=1;

    B.*q=2;

    C.q=p;

    D.*p=5;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有以下程序:

    void funl(char*p)

    { char*q;

    q=P;

    while(*q!='\O')

    {(*q)++;q++;}

    }

    main

    { char a[]={"Program"),*P;

    p=&a[3];funl(p);

    printf("%s\n",a);

    }

    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Prohsbn

    B.Prphsbn

    C.Progsbn

    D.Program


    正确答案:A
    本题中使用了函数的调用,由{unl函数中的while循环可知,循环的作用是为了把q所指向的内容增加l,而从主函数传到函数时是从下标为3开始传,因此当调用函数执行完后,传过去的字符串为'hsbn',前面不变。

  • 第15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funl (char * p){char * q; q=p; while( *q! ='\0') } (*q)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void funl (char * p){ char * q; q=p; while( *q! ='\0') } (*q) ++;q++;}mains( ){ char a[ ] = { "Program" } , * p; p = &a[3]; fun1 (p); printf("% s \n" ,a);}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Prohsbn

    B.Prphsbn

    C.Progsbn

    D.Program


    正确答案:A
    解析:在main函数中,p=&a[3]说明指针p指向a数组的第4个字符(即字符'g');fun1中的q=p意味着指针q也指向了a数组的第4个字符。执行while语句,表达式(*q)++使'g'+1,使'g'变成了'h';表达式q++使q指向a[4]的起始地址。继续执行while语句,直到遇到'\0'结束循环,返回形参。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从字符串"Program'的第4个字符开始,每个字符加1。

  • 第16题:

    如果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是M、N、P、Q,后序序列是Q、P、N、M,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对称序序列( )。A.必为M、Q、P、NB.必为M、N、Q、PC.必为Q、N、P、M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D
    由前序序列可知,M为根节点。但是其他的结点的位置不好确定,因为在已知序列结果中,由于结点数少,左右结点的次序都可以构成已知结果,但对于对称序列来说,结果就不一样了。

  • 第17题:

    设有定义:int nl=0,n2,*p=&n2,*q=&n1;,下列赋值语句中与n2=n1;语句等价的是( )。

    A.*p=*q;

    B.p=q;

    C.*p=&n1;

    D.p=*q;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定义指针变量p和q时,分别把变量n2和n1的地址赋给了指针变量p和q,所以*p和*q中内容就分别是变量n2和n1的值,所以语句*p=*q与语句 n2=n1等价。因此选项 A正确。

  • 第18题:

    设有关键字序列F={Q,G,M,Z,A,N,P,X,H},下面()序列是从上述序列出发建堆的结果。

    A.A,G,H,M,N,P,Q,X,Z
    B.A,G,M,H,Q,N,P,X,Z
    C.G,M,Q,A,N,P,X,H,Z
    D.H,0,M,P,A,N,Q.X.Z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堆建立算法。

  • 第19题:

    在下列各组命题形式中,具有不可同真但可同假关系的是()。

    • A、SAP与SOP
    • B、p→q与﹁p→﹁q
    • C、p∨q与﹁p∨﹁q
    • D、p∧q与p∧﹁q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与p∨﹁q想等值的命题是()。

    • A、﹁(p∧﹁q)
    • B、﹁p∨q
    • C、﹁(﹁p∧q)
    • D、﹁(p→﹁q)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设有定义:intn1=0,n2,*p=&n2,*q=&n1;,以下赋值语句中与n2=n1;语句等价的是()

    • A、*p=*q;
    • B、p=q;
    • C、*p=&n1
    • D、p=*q;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在RSA密钥生成过程中,在生成公钥(e,n)和私钥(d,n)过程中,我们需要对p,q,n,e,d等参数赋值并进行运算,n=pq,以下关于p,q,n,e,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是素数
    • B、n,p,q都是素数
    • C、n和p互素
    • D、gcd(e,(p-1)(q-1))=1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填空题
    机械阻抗法中实测导纳几何平均值N与P、Q有关,其中P是(),Q是()。

    正确答案: 导纳曲线中的极小值,导纳曲线中的极大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