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连续()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题目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连续()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似考题
更多“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连续()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相关问题
  • 第1题:

    持有荷载法中“拐点法”进行锚杆锁定力测试,当出现锚头位移突变时,可终止试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在承载力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终止加载( )。

    A.锚杆杆体破坏(反力结构破坏)

    B.多循环加载法中,本次循环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锚头位移量达到或超过前一循环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位移量的5倍

    C.单循环加载法和分级维持荷载法中,本次循环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锚头位移量达到或超过前一循环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位移量的5倍

    D.规定的持荷时间内,锚头未达到稳定状态

    E.已加载至最大试验荷载,且锚头位移达到相对收敛标准


    答案:A,B,C,D,E

  • 第3题:

    锚杆验收试验中,合格的锚杆判定应符合下列那些要求()

    A.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不应小于锚杆验收荷载

    B.拉力型支护锚杆实测锚头弹性位移量应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的70%

    C.拉力型支护锚杆实测锚头弹性位移量应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

    D.拉力型支护锚杆实测锚头弹性位移量应小于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2杆体粘结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E.拉力型支护锚杆实测锚头弹性位移量应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2杆体粘结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锚杆基本试验中初始荷载的选取,下面哪几个选项是正确的()

    A.支护型钢筋锚杆、土钉,宜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15%.

    B.支护型钢筋锚杆、土钉,宜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10%.

    C.支护型钢绞线锚杆,宜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30%

    D.基础锚杆,宜取0

    E.基础锚杆,宜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10%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进行岩石锚杆抗拔试验时,出现下列()情况时虽可终止上拔试验,但不能把前一级荷载作为极限抗拔承载力。
    A.锚杆拔升量持续增加且1小时内未出现稳定形象
    B.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施加后无法保持稳定
    C.上拔力已达到试验设备的最大加载量
    D.锚杆钢筋已被拉断或已被拔出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软岩、收敛变形较大的围岩地段,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的预加应力应不小于100kPa。( )


    答案:对
    解析:
    软岩、收敛变形较大的围岩地段,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的预加应力应不小于100kPa。预应力锚杆的锚固端必须锚固在稳定岩层内。

  • 第7题:

    锚杆拉拔基本试验破环标准()。

    • A、锚头位移不稳定
    • B、锚头位移达到锚杆直径0.06倍
    • C、锚杆拉断
    • D、后级荷载位移增量超过前一级2倍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锚杆工作状态及轴向力的大小,修正锚杆参数,指导施工。

    • A、围岩周边位移量测
    • B、拱顶下沉量测
    • C、锚杆抗拔力量测
    • D、锚杆轴力量测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岩石锚杆挡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及构造要求中,下述()选项不正确。()

    • A、岩石锚杆挡土结构荷载宜采用主动土压力乘以1.1~1.2的增大系数
    • B、立柱端部应嵌入稳定岩层内,并根据实际情况假定为固定支承或铰支承
    • C、岩石锚杆嵌入稳定基岩中的深度不宜小于5m
    • D、岩石锚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宜为15°~25°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填空题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连续()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正确答案: 即测读变形量,二次,二次,0.01,0.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基坑锚杆进行基本试验时,应采用()加卸荷方法。()
    A

    分级加荷、逐级卸荷法

    B

    多循环加载法或单循环加载法

    C

    一次加荷逐级卸荷法

    D

    分级加荷、一次卸荷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锚杆拉拔基本试验破环标准()。
    A

    锚头位移不稳定

    B

    锚头位移达到锚杆直径0.06倍

    C

    锚杆拉断

    D

    后级荷载位移增量超过前一级2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压力型锚杆或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单元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应大于锚杆自由杆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 ),且应小于锚杆自由杆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 )。

    A.80%、100%

    B.85%、105%

    C.90%、110%

    D.95%、110%


    答案:C

  • 第14题:

    锚杆承载力验收试验,合格锚杆的判定依据( )。

    A.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不应小于锚杆验收荷载

    B.单循环验收试验与多循环验收试验结果相比,在同级荷载作用下,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包络图相近似

    C.所测得的锚杆弹性位移值应符合规定要求

    D.反力结构未被破坏


    答案:A,B,C,D

  • 第15题:

    关于持有荷载法测试锚杆锁定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初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30%B.初始荷载宜为锚杆承载力标准值的30%

    C.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5%

    D.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锚杆承载力标准值的5%

    E.当试验荷载加载至验收荷载,且未出现锚头位移突变或锚具松动时,应终止试验


    正确答案:A,C,E

  • 第16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锚杆试验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载法,每级加卸载稳定后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
    B. 锚杆的弹性变形应控制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
    C. 锚杆验收试验中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的1.3倍
    D. 如果某级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不收敛,可认为锚杆已经破坏

    答案:A,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附录A.2.3条规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实验宜采用多循环加载法,A.2.5条第2款规定,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
    B项错误,A.4.6条第2款规定,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测得的弹性位移量应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
    C项错误,A.4.1条规定,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应不小于第4.8.8条规定的抗拔承载能力检测值(见题解表-1),可知抗拔承载能力检测值应按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取系数,只有在二级与轴向拉力标准值才是1.3倍关系;
    题解表-1 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检测值



    D项正确,A.2.6条第2款规定,锚头位移不收敛时,应终止继续加载,近似认为杆体已被破坏。

  • 第17题:

    进行岩石锚杆抗拔试验时,出现下列( )情况时虽可终止上拔试验,但不能把前一级荷载作为极限抗拔承载力。

    A.锚杆拔升量持续增加且1h内未出现稳定现象
    B.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施加后无法保持稳定
    C.上拔力已达到试验设备的最大加载量
    D.锚杆钢筋已被拉断或已被拔出

    答案:C
    解析:
    抗拔试验时,A、B、D均可视做锚杆已破坏,而C中上拔力达到试验设备的最大加载量并不意味着锚杆已破坏。

  • 第18题: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停顿。


    正确答案: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2min;中间

  • 第19题:

    岩石锚杆基础的要求中,下述正确的是()。

    • A、岩石锚杆适用于基岩中等风化和风化较轻的岩石地基
    • B、锚杆孔直径不应小于50mm
    • C、锚杆插入上部结构的长度应符合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
    • D、锚杆采用Ⅰ级或Ⅱ级钢筋,水泥砂浆强度不宜低于C30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其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

    • A、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 B、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60min测读一次。
    • C、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 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60min,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多选题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其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B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60min测读一次。

    C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D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60min,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停顿。

    正确答案: 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2min,中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进行岩石锚杆抗拔试验时,出现下列情况(  )时虽可终止上拔试验,但不能把前一级荷载作为极限抗拔承载力。
    A

    锚杆拔升量持续增加且1小时内未出现稳定迹象

    B

    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施加后无法保持稳定

    C

    上拔力已达到试验设备的最大加载量

    D

    锚杆钢筋已被拉断或已被拔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 50007—2011)的试验附录M.0.4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锚杆的上拔试验:①锚杆拔升值持续增长,且在1h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②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上拔力保持稳定;③锚杆的钢筋已被拔断,或者锚杆锚筋被拔出。拉拔试验时,ABD三项均可视作锚杆已破坏,而C项上拔力达到设备的最大加载量不意味着锚杆已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