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本题答案:D=Kl+c(k=100,l=1.625m,c=0)
    =100×1.625=162.5m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162.5m。

  • 第2题:

    光电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视线距离为140m,仪器高为1.5m,目标高为2.38m,竖盘读数为60°,则两点水平距离为()m,高差为()m。


    参考答案:70;120.36

  • 第3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高差为6.12m,A、B两点的实地距离为438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1.4%
    B:3.7%
    C:5.1%
    D:8.8%

    答案:A
    解析:
    坡度是两点的高差与两点实地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号或千分号的形式表示。则直线AB的坡度=(6.12/438)*100%=1.4%。

  • 第4题:

    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

    • A、10%
    • B、16%
    • C、8%
    • D、2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测得A、B两点高差为-36.632m,知道B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63.368m,则A点的绝对高程为100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A、B两点间水平距离D=100m,高差hAB=2m,则坡度iAB=()、iAB=()。


    正确答案:20%;-20%

  • 第7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4%
    • B、2%
    • C、1%
    • D、3%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

    • A、-10%
    • B、10%
    • C、1%
    • D、-1%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
    A

    10%

    B

    16%

    C

    8%

    D

    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
    A

    10%

    B

    1%

    C

    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若某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为3m,水平距离为100m,则该坡段的纵坡为()。

    正确答案: 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


    本题答案:错

  • 第14题:

    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还可以测量( )。

    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高差h
    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水平夹角卢
    C.水平夹角β和高差h
    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竖直角α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46页
    经纬仪是一种能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仪器,它还可以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测出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和高差,也可以进行点位的竖向传递测量。

  • 第15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高差为6.12m,A、B两点的实地距离为438m,则AB的坡度为()。

    A:1.4%
    B:3.7%
    C:5.1%
    D:8.8%

    答案:A
    解析:
    坡度是两点的高差与两点实地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号或千分号的形式表示。即6.12/438=0.139726≈1.4%。故选A。

  • 第16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

    • A、10%
    • B、1%
    • C、10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前后视标尺上进行读数
    • B、已知A点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高差为hAB,则B点高程HB=HA+hAB
    • C、当两点间高差较大或距离较远时,需要加设转点多站完成
    • D、用普通3米尺测量时,测站的高差可以大于3米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 A、距离和高差
    • B、水平距离和高差
    • C、距离和高程
    • D、水平距离与高程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已知M、N两点间的高差为4m,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为800m,则M、N两点间的坡度为()。

    • A、5%
    • B、5‰
    • C、50%
    • D、50‰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高差为0.10m,距离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D=Kl+c(k=100,l=1.625m,c=0)
    =100×1.625=162.5m
    答: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162.5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0.10m,高差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A

    4%

    B

    5%

    C

    6%

    D

    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0m,要测量两点间的高差,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产生的高差误差为()。
    A

    0.8mm

    B

    1mm

    C

    8mm

    D

    1c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测得A、B两点高差为-36.632m,知道B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63.368m,则A点的绝对高程为100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