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点高程HA=15.223米,量得测站点仪器高ι=1.5米,照准B点时标尺中丝读数s=1.21米,求B点的高程?
第1题:
站仪坐标数据采集钡9量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开机自检、输入参数、选定模式、()。
第2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第3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第4题:
视线高-前视读数=()。
第5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 Ha,A尺读数为 a,前视点B尺读数为b ,其视线高为 () ,B点高程等于 () 。
第6题:
已知A点的高程HA为111.445米,B点的高程HB为141.445米,则A点比B点低
第7题:
A点的高程已知,利用水准仪读出A点的读数为a时,仪器的视线高度为()
第8题:
测点高差
仪器高
测尺高
测点高程
第9题:
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已知方向与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方位角
已知方向与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方向的夹角
正北方向到所测碎部点方向的夹角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60.773
63.463
62.118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已知A点的高程HA=50.512m,AB的水平距离D=80.000m。如将AB测设为已知坡度1=-i%的直线,则B点的设计高程为()。
第14题:
已知A点高程HA=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α=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第15题:
已知点的高程+后视读数=仪器的视线高程(简称视线高)。
第16题:
已知A点高程为HA=15.800m,欲测设B点高程为14.240m,仪器在A、B两点中间时,在A尺上读数为0.730m,则B尺上读数应为()m。
第17题:
已知A点高程为HA=15.032m,欲测设B点高程为14.164m,仪器在A、B两点中间时,在A尺上读数为1.026m,则B尺上读数应为()。
第18题:
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与测定B点对A的高差hab,则B点的高程Hb为()。
第19题:
A点的高程和A、B两点的高差hab已知时,B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第20题:
Hia=Ha+a
Hia=Ha-a
第21题:
第22题:
60.773
63.463
62.118
65.228
第23题:
Hb=Ha-hab
Hb=Ha+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