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再读微分筒上();还应注意0.5毫米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第1题:
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第2题:
外径千分尺在使用时,操作错误的是()。
第3题: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先读出固定()刻度,再读()的()毫米数,然后把两个数加起来,就是被测零件的尺寸。
第4题: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零件外径时,测量结果应是固定套筒的毫米数加微分筒上格数乘以()。
第5题:
校对千分尺零位时,微分筒上的()应与固定套筒的()为准,微分筒垂直的()应与固定套筒的()相切。
第6题:
光学合像水平仪调整好后,读数时()。
第7题:
千分尺的固定套管上刻有纵刻度线,作为微分筒读数的().
第8题:
当外径千分尺的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上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刻线对准时,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大于(),离线不大于()。
第9题:
第10题:
分度线
基准线
间距线
公法线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调整零位时,必须使微分筒上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的“0”线垂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零线对准固定套管上的()。
第14题: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机构是由()等部分组成的。
第15题: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
第16题: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
第17题:
外径千分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读数为10.5mm,微分筒对准基准线数值为14,则整个读数为()。
第18题:
检尺读数时先读(),再读厘米、分米、米。
第19题:
外径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更快地转动外径千分尺上的微分筒。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横刻线
零线
纵刻线
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