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冷液氧中乙炔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偏高时如何操作使其含量降低?
第1题:
如何降低单体中乙炔含量?
第2题:
应定期化验液氧中的乙炔、碳氧化合物和油脂等有害杂质的含量。大、中型制氧机液氧中乙炔含量不应超过,小型制氧机不应超过(),超过时应排放;大中型制氧机液氧中的碳氧化合物总量不应超过(),超过时应排放。
第3题:
主冷乙炔含量低于溶解度,不可能以()状态析出,但实际上主冷爆炸的事故屡次发生,这个矛盾反映了乙炔在液氧中分布的()。
第4题:
液氧中的乙炔等碳氢化合物含量过高时,应采取的措施?
第5题:
在分析液氧中乙炔含量时,采用mL/L,mg/L,ppm等不同单位,如何换算?
第6题:
如何分析测定液氧中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第7题:
制氧机主冷液氧中乙炔含量达()ppm,应停机处理。
第8题:
在主冷开始积液过程中,需要对主冷液体进行()分析。
第9题:
空分装置紧急停车后,主冷液氧中总烃和碳氢化合物含量会()。
第10题:
第11题:
二氧化碳含量
碳氢化合物含量
水含量
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
第12题:
第13题:
液氧中的乙炔含量控制指标是多少?
第14题:
1%液氧排放的作用主要是()。
第15题:
主冷乙炔、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时,如何操作使含量降低?
第16题:
空分装置液氧中乙炔含量达到()PPm时,需要停机排液。
第17题:
主冷液氧一旦出现乙炔,必须排放液氧。
第18题:
空分主冷液氧的防爆措施之一,液氧中乙炔含量控制在()ppm以下。
第19题:
乙炔和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含量正常指标分别为0.01ppm和()停车值分别为1ppm和()。
第20题:
为什么要控制液氧中乙炔的含量?
第21题:
第22题:
增加
降低
保持不变
先升后降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