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度为L的细长均匀工件,采用两点支承时,支承位置至端面距离为0.22203L的点称为()。采用此两点支承时,工件因自重变形所引起的()长度变化为最小。
第1题:
畸形工件划线时,当工件重心位置落在支承面的边缘部位时,必须相应加上辅助支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对长度为L的细长均匀的工件,采用两点支承时,支承位置至端面距离为0.2113L的点称为()。采用此两点位置支承时,其由于自重变形而引起的()为最小。
第3题:
夹紧力通过工件传至()造成工件变形和定位基准位移。
第4题:
车削细长轴的端面或钻孔时,为提高工件刚性,常采用()。
第5题:
在测量船舶轴系的偏移与曲折时,为尽量消除联轴器因自重而下垂的影响,临时支承的位置应设在离法兰端面()L(L为中间轴长度)处。
第6题:
检定长度为L平尺的直线度时,通常采用两点支承,其支承点位应距端面0.2232L处。
第7题:
减少工件受力变形及振动的措施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测长机上检定内径千分尺组合尺寸L时,必须使用V形架和工作台支承内径千分尺,其支承位置应牌离内径千分尺测量端面的距离a为()。
第14题:
任何形状的工件,只有采用两点支承,其变形量才最小。
第15题:
用中心架支承车削细长轴,中心架应支承在工件的中间。
第16题:
在镗削特殊工件孔时,由于镗杆的悬伸长度较长,所以可在加工孔的前端采用()。
第17题:
为了减少自重引起的弯曲变形,对细长计量器具或细长被测工件通常采用()支承。由于支承的位置不同,因工件或计量器具自重所产生的变形量和变形状态是()。
第18题:
畸形工件划线时,当工件重心位置落在支承面的边缘部位时,必须相应加上辅助支承。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0.6
0.5
0.3
0.2
第21题:
a=0.22031L
a=4/19L
a=6/25L
第22题:
与工件的接触点虽然是两点或三点,但仍只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
对工件既起到支承作用又限制工件运动自由度
采用浮动支承会产生过定位
第23题:
a=0.21131
a=0.22031
a=0.2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