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安全,核电厂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在发生设计基准事故期间和之后,以及尽实际可能在发生所选定的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事故工况下,都必须执行()基本安全功能。
第1题:
核电厂的安全性要保证()
第2题:
()即堆芯严重损坏事故,有可能破坏安全壳的完整性,从而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产生十分巨大的损失。
第3题:
我国《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定义核电厂状态分为()。
第4题:
根据核安全法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可以认为核动力厂工况按其发生()分类为: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第5题: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承压边界内不属于核安全1级的各种设备,以及为执行所有事故工况下停堆、维持堆芯冷却剂总量和排出堆芯热量及限制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的各种设备。例如:
第6题:
对比以考虑单一故障为特征的设计基准事故,按照《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对核动力厂事故的分类,严重事故是造成了堆芯严重损坏的又称为()。
第7题:
第8题:
燃料
堆芯
冷却剂压力边界
安全壳
第9题:
确定
概率
保守
安全
第10题:
稀有事故
超设计基准事故
熔堆事故
未能紧急停堆的预计瞬态
第11题:
运行限值
安全分级
工程经验
最佳估算
第12题:
反应堆厂房外的放射性辐照以及电厂排放的液态和气态放射性废物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放射性辐照,应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大允许值
在事故情况下,反应堆的保护系统和安全系统应能迅速投入,确保堆芯安全,防止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去
操作人员和公众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D.+B
第13题:
为了实现核电厂的安全目标,在设计核动力厂时,安全分析要考察的内容有()。
第14题:
根据核安全法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可以认为核动力厂工况按其发生频率分类为()。
第15题:
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基准不仅要考虑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可靠地执行其规定的功能,而且还必须考虑在事故工况下仍能可靠地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
第16题:
在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和设计基准事故的设计基准中,必须采用()的设计措施和良好的工程实践,以保障不会发生反应堆堆芯的任何重大损坏;辐射剂量保持在规定限值内,并合理可行尽量低。
第17题:
安全限值的概念是以防止核动力厂发生不可接受的()为依据的,这是通过对燃料和包壳温度、冷却剂压力、压力边界完整性和其他影响放射性物质从燃料中释放的运行特性施加限制来实现的。
第18题:
正常运行
预计运行事件
设计基准事故
严重事故
极限事故
第19题:
核动力厂所有计划的正常运行模式
发生预计运行事件时核动力厂的性能
设计基准事故
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事件序列
厂外干预措施
第20题:
频率
概率
后果
影响
第21题:
事故工况
设计基准事故
严重事故
放射性物质释放
第22题:
控制反应性
排出堆芯热量
包容放射性物质
控制运行排放
限制事故释放
第23题: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