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由有线传输时,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满足2s的要求。
第1题:
根据沪公技防(2012)009号《上海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摄像机及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摄像机视音频编码设备应具有图像存储功能;每路前端存储时间应≥()。
第2题:
根据沪公技防(2012)009号《上海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控制设备还应包括对()、回放、状态、联动、通讯以及与系统有关的相关设置及控制。
第3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所有传输节点实用带宽应≤()传输带宽。
第4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指传输()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5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6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指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7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显示设备中系统解码设备、显示终端的分辨率应与前端摄像机的分辨率相适配。
第8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由有线传输时,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
第9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控制设备还应包括对()、通讯以及与系统有关的相关设置及控制。
第10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评审及验收程序与模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致,文本资料由()、系统主要功能等内容组成。
第11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非网络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本质区别是: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过压缩,封包,处理并具有TCP/IP特征,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12题:
终端设备
用户分配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
前端机房
第13题:
城市/区域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
第14题:
关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有线方式传输时,信息延迟时间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只能采用IP摄像机作为前端设备。
第16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评审及验收程序与模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致。文本资料由系统技术指标、前端设备布置、系统设备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系统主要功能等内容所组成。
第17题: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对前端设备的控制按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
第18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由有线传输时,视频报警联动响应时间应≤()秒。
第19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由()等采用数字设备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20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由有线传输时,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控制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满足()的要求。
第21题: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控制设备还应包括对()、()、()、()、回放、状态、联动、通讯以及与系统有关的相关设置及控制
第22题: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23题:
只有具备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才能称为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