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作业基层的安全管理的综合性对策措施有()。
第1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 )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A、作业场所
B、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
C、安全设施、设备
D、作业设施、设备
第2题:
企业应加强(),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第3题: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第4题: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班组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达到作业人员()不安全的行为,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5题:
开展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比,()是开展标准化的重要保征。
第6题:
基层单位是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的实施主体,要突出“管理规范化、作业()”,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第7题:
依据南方电网公司《基建工程安全管理“五个严禁”》,严禁未落实()措施开工作业。
第8题: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第9题:
领导重视
全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严格检查考评
改善班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班组作业环境
第10题:
人员素质的根本改善
班组安全建设
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的提高
危险点控制管理
危险作业控制管理
第11题:
班组安全建设
危险点控制管理
危险作业控制管理
安全竞赛
评比与奖惩
第12题:
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行政管理
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管理
指挥体系管理
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
第13题:
作业基层安全管理的综合对策措施主要有()等。
第14题:
高处作业事故一般产生原因有(主要):()
第15题:
安全生产管理是进行有关()等活动,达到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有行政管理、监督检查、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环境管理。
第16题:
下列属于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的有()。
第17题:
开展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比,()是先决条件。
第18题:
班组行车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安全布置、作业分工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机制。
第19题:
运输安全重点管理的对象可包括()
第20题:
()是指通过工程项目和技术措施,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第21题:
决策
计划
组织
管理
控制
第22题:
领导重视
全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严格检查考评
改善班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班组作业环境
第23题:
自动化
全员化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