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切反映神经肌肉阻滞在气道肌群的起效和程度,监测部位应在()
第1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4次成串刺激(TOF),叙述错误的是()
第2题:
为确切反映神经肌肉阻滞在气道肌群的起效和程度,监测部位应在()。
第3题:
可定量监测TOF、单次颤搐刺激,不能监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根据强直后计数的数目可以预测肌松开始恢复的时间
强直后计数的数目越大,表示阻滞程度越深
能连续观察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动态过程
能用于深度去极化和非去极化阻滞的监测
第4题:
可粗略监测程度较深的神经肌肉阻滞
确定给肌松药后的阻滞效果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深度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和性质
监测肌张力舒张时间
第5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强直刺激,叙述错误的是()
第6题:
非去极化阻滞时TOF比值首先下降
去极化阻滞时4次刺激反应高度同等降低,不出现衰减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后恢复过程的敏感性强于强直刺激
可用于鉴别2类不同性质的神经肌肉阻滞
不能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第7题:
腕部
踝部
肘部
眼部四周
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