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正确是
A、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
B、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C、好发于浆膜、黏膜和肺
D、大量纤维素渗出时,可溶解吸收
E、咽白喉时,假膜与黏膜损伤处联系松散,易剥脱
第1题:
A、合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素性炎
B、当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C、其好发部位为粘膜、浆膜和肺
D、假膜的必有成分是纤维素、白细胞、浆膜间皮细胞和细菌
E、咽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粘膜疏松粘连,易剥脱
第2题:
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常发生于浆膜、粘膜和肺
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C.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D.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E.常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第3题:
A、合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素性炎
B、当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C、其好发部位为黏膜、浆膜和肺
D、假膜的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白细胞、间皮细胞和细菌
E、喉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黏膜疏松粘连,易剥脱
第4题:
假膜性炎症指的是
A: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C:浆膜的浆液性炎
D:黏膜的浆液性炎
E: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9题:
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
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好发于浆膜、黏膜和肺
大量纤维素渗出时,可溶解吸收
咽白喉时,假膜与黏膜损伤处联系松散,易剥脱
第10题:
常发生于浆膜、黏膜和肺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常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第11题:
合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素性炎
当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其好发部位为粘膜、浆膜和肺
假膜的必有成分是纤维素、白细胞、浆膜间皮细胞和细菌
咽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粘膜疏松粘连,易剥脱
第12题:
假膜与咽部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其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
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第13题:
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常发生于浆膜、黏膜和肺
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C.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D.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E.常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第14题:
A、当出现机化时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B、其好发部位是黏膜、浆膜和肺
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假膜常与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假膜组成为纤维素、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
第15题:
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哪项正确?( )
A、假膜与咽部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B、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其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
E、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关于纤维蛋白性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20题:
假(伪)膜性炎是指()
第21题:
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素性炎
当出现机化以后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其好发部位为粘膜、浆膜和肺
假膜的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菌
喉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粘膜疏松粘连,易剥脱
第22题: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粘连
其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假膜与咽部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第23题:
当出现机化时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其好发部位是黏膜、浆膜和肺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假膜常与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假膜组成为纤维素、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