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文化大革命”的控诉
B、对自己的剖析
C、批评他人身上存在的“奴隶”思想
D、对历史进行反思
第1题:
“严于解剖自己”指教师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不必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第2题:
巴金反思“文革”的作品是()
第3题:
1965年底对新编历史剧()的公开批评,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第4题:
巴金在文革后创作了()。
第5题:
下列关于巴金《随想录》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7题:
巴金写《家》的思想动力是什么?()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主要是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主要是从民族品格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第13题:
巴金散文集《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
第14题:
不属于“全面认识自我”的措施的选项是()。
第15题:
鲁讯《灯下漫笔》的第二两部分写作角度()
第16题:
你怎样看待巴金《随想录》?
第17题:
1978年12月1日,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专栏,对文革进行反思。
第18题:
巴金先生对“文革”进行深刻反思的散文著作是()。
第19题:
对往昔的留恋
对未来的憧憬
对封建制度的控诉
对现实的逃避
第20题:
第21题:
以他人为镜剖析自己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努力完善自我
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第22题:
《家》
《憩园》
《寒夜》
《随想录》
第23题:
《真话集》
《随想录》
《病中集》
《无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