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关系表: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电话号),其中电话号允许为空。下列数据插入语句中,正确的是()。A、INSERT INTO 教师 ( 't001', '刘晓红', '女', NULL )B、INSERT INTO 教师 VALUES ('t001', '刘晓红', '女')C、INSERT INTO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t001', '刘晓红', '女')D、INSERT INTO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VALUES('t001', '刘晓红', '女')

题目
设有关系表: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电话号),其中电话号允许为空。下列数据插入语句中,正确的是()。

A、INSERT INTO 教师 ( 't001', '刘晓红', '女', NULL )

B、INSERT INTO 教师 VALUES ('t001', '刘晓红', '女')

C、INSERT INTO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t001', '刘晓红', '女')

D、INSERT INTO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VALUES('t001', '刘晓红', '女')


相似考题
更多“设有关系表: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电话号),其中电话号允许为空。下列数据插入语句中,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若想再多建一个名为“导师”的表,其属性有“教师号”“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学生”“职称”。其中“教师号”与“姓名”属性不能为空,并将“教师号”设为主码,将“所在院系”设为表“院系”中属性“院系代号”的一个外键。规定各属性的数据类型如下:“教师号”:smallint;“姓名”:char(10);“性别”:char(2);“所在院系”:int;“学生”:char (10);

    “职称”:char(8)。

    用SQL语言创建该表,并插入以下信息(以第(1)条为例即可)。


    正确答案:创建“导师”表: create table 导师 (教师号 small int not NULL 姓名 char(10) not NULL 性别 char(2) 院系代号 int 学生 char(10) 职称 char(8) primary key (教师号) foreign key (院系代号)reference 院系 ) 插入第(1)条信息: insert into 导师values(33‘张辉’‘男’1101陈鑫‘教授’)
    创建“导师”表: create table 导师 (教师号 small int not NULL, 姓名 char(10) not NULL, 性别 char(2), 院系代号 int, 学生 char(10), 职称 char(8), primary key (教师号), foreign key (院系代号)reference 院系 ) 插入第(1)条信息: insert into 导师values(33‘张辉’‘男’,1101,陈鑫,‘教授’)

  • 第2题:

    用SQL语句创建数据表。设有两个关系 (1)教师关系T,包括教师编号TNo,姓名TN,系别TD,职称RANK; (2)课程关系C,包括课程号CNo,课程名CN。 教师编号和课程号分别是上述两个关系的主键,假设还存在教师教授课程关系TC,包括教师编号TNo和课程号CNo。注意:说明主键码和外键码约束
    CREATE TABLE TC{
    TNo INT,
    CNo INT,
    PRIMARY KEY (Tno,Cno),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TNo),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CNo)
    }

  • 第3题:

    设有教师表(教师编号,姓名,性别,职称,部门,电话) 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任课表(教师编号,课程编号,班级编号,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请写出下列查询 语句: 1、查询部门为“信息技术系”的教师任课信息,包括教师编号,姓名,课程编号,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2、查询课程名称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的授课信息,显示教师编号,课程编号,班级编号,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C 解析:本查询是基于教师表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系所有教师工资都高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4个选项中都使用了子查询。选项A中子查询给出了计算机系所有教师的工资的集合,子查询前的量词ANY代表任意一个,AND前后是并列的条件,该语句查询的是非计算机系中工资大于计算机系任何一个教师的工资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或者说是查询非计算机系中工资比计算机系最低工资高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假如,计算机系教师的工资集合是(1500,1300,900),那么查询的是所有不是计算机系且工资高于900的教师,该选项不合题义。选项B中子查询使用了函数MIN求出了计算机系最低工资,查询的结果是找出非计算机系中工资比计算机系最低工资高的教师姓名和工资,同选项A一样,不合题义;选项C中子查询给出了计算机系所有教师的工资的集合,子查询前的量词ALL代表全部,该语句查询的是非计算机系中工资大于计算机系所有教师的工资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或者说是查询非计算机系中工资比计算机系最高工资都高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假如,计算机系教师的工资集合是(1500,1300,900),那么查询的是所有不是计算机系且工资高于1500的教师,该选项符合题义,是正确的。选项D中子查询使用了函数MAX求出了计算机系最高丁资,按题义应该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将并列条件“所在系<>计算机”放在于查询之内,造成逻辑表达错误,因此也是错误。

  • 第4题:

    下图所示的E-R图中,应作为派生属性的是( ):该E-R图应转换的关系模式为(请作答此空),其中各关系模式均满足4NF。

    A.员工(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电话)
    B.员工(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
    C.员工(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员工电话(工号,电话)
    D.员工(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员工电话(工号,电话)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E-R图的基础知识。扩展E-R图中,实体的属性增加了组合属性、多值属性和派生属性的描述。其中,派生属性是指可以由其他属性来获得的属性。图中的年龄属性,可以由出生日期计算获得,故为派生属性。派生属性在扩展E-R图中使用虚线椭圆来表示,双线椭圆表示多值属性,即一个实体可以在该属性上有多个值,如一个员工可以有多个电话。根据扩展E-R图的转换规则,派生属性在转换过程中丢弃,多值属性与实体的标识符独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该关系模式属于4NF。其他属性构成的关系模式属于BCNF,无多值依赖,也属于4NF。

  • 第5题:

    设有两个关系 (1)教师关系T,包括教师编号TNo,姓名TN,系别TD,职称RANK; (2)课程关系C,包括课程号CNo,课程名CN。 教师编号和课程号分别是上述两个关系的主键,请用SQL语句创建教师数据表T。
    CREATE TABLE T{
    TNo INT PRIMARY KEY,
    TN CHAR(30),
    TD CHAR(20),
    RANK CHAR(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