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目前所签订生效的各类国际条约,虽然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就其效力 而言可视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属于我国法律的渊源。

    A.宪法

    B.法律

    C.国际条约

    D.行业规范


    参考答案:D
    解析:法的渊源是指法获得成立的方式和表现形式,我国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规章和国际条约等。

  • 第2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渊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我国的宪法渊源不包括宪法判例和国际条约
    B.我国属于成文宪法国家,所以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惯例虽然是宪法的渊源,但违反宪法惯例的行为,不属于违宪行为
    D.宪法序言的内容,属于政治立场的表述,不是具体规定,所以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
    考查宪法的渊源。我国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宪法判例。宪法性法律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惯例虽然是我国宪法渊源,但由于没有成文规定,所以违反惯例的行为不是违宪行为。宪法序言、正文、附则的内容,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第3题:

    有关卫生国际条约理解错误的是

    A.卫生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B.我国加入并生效的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C.卫生国际条约是我国卫生法律渊源之一
    D.《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就属于卫生国际条约范畴
    E.我国加入并生效的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条约均对我国产生法律约束力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法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事范围内,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和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但不得违背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B,D
    解析:
    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某些特定的政治实体,也可作为国际法的主体,A选项错误。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发展时间较短,无论从规则体系、国家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不如国内法领域完善和发达,因此选项B错误。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但国际社会上没有超国家的国际立法机构来制定规则,国际法的规则只能由国家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共同制定,这种协议可以是成文的,也可能是以不成文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C选项错误。当今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国家本身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的。虽然国际法具有强制性,但有一些违背国际法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重大问题和某些大国违法的情况下。国际法不可能解决国际社会的所有问题,特别是有关战争、和平、发展等根本性问题,更不是国际法单独能解决的。因此D选项正确。


    本题是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即不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原则,该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乙国不能仅因为甲国进口进攻性武器而发射导弹摧毁其导弹发射装置,因此,乙国的行为不构成自卫,而是涉嫌构成侵略。


    一般来说,会员国在缔结条约时应考虑其在《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不得与之冲突。但在实践中发生冲突在所难免。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遇依国际协定产生之义务与联合国宪章所规定联合国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宪章规定之义务应居优先。所以答案为A项。


    通说认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一般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确立法律原则辅助资料的包括: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决议。它们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而是确立国际法规则的辅助方法。选项A属于国际公约,选项B属于司法判例,选项C属于权威公法学家学说,选项D国家主权与豁免原则目前还没有成为有效的多边国际公约,一直以来作为国际习惯在国际法上发挥着作用,国际习惯是属于国际法的主要法律渊源,而不属于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因此,选项B、C属于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指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二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指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故A、B项正确。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存在,必须从国际法主体的实践中寻找证据,一般应注意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以及国内的立法、司法等,故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国际惯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惯例现在指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故D项错误。


    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当一国遇有外来入侵时,单独和集体的自卫以及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构成了此原则的例外。


    内政的实质是国家基于其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包括建立国家政权体制和建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处理其立法、行政、司法事务以及制定对外政策、开展对外交往等所有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判断一事项属于一国的内政范围的标准有两个:1.其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2.该事项中的行为并不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而不能以领土范围作为衡量标准,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事项不一定都属于内政的范畴,反过来,也有在一国领土外从事一国内政的情况存在。因此,B、D选项错误。选项A中的一国对另一国的经济援助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情况下,如强迫他国接受援助以及在援助中附加干涉他国内政的条件等,均属于干涉他国内政,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强迫他国改变经济体制毫无疑问属于干涉他国内政的情况。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未对条约适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一大批单行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我国参加或缔结的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分为三种情况:(1)可直接适用的,主要是在民商事范围内。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及《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条约与国内法同时适用的,如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3)条约需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的,即条约内容必须经过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国内法,才能在国内适用。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因此,并非所有的条约、公约在我国是一律直接适用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民事范围的国际习惯和惯例的适用次序在国内法和条约之后,作为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补充适用。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项。

  • 第5题: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凡是我国締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 国締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答案:A,C,D
    解析:
    。一般认为,在民商事范围内,中国締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民商事条约的这种直接适用也得到了大多数司法实践的支持。在民商事法律范围以外,条约在国内的地位和适用问题,由于缺乏宪法或基本法的依据,同时也存在不一致的实践和不同方面的认识,所以尚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条约的直接适用已经或必将作为任何条约在中国适用的唯一方式。故A是错误的。关于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解决, 在民商事法律范围内,条约可以优先适用。在整个法律范围内,也没有优先适用条约的统一规定。因此C是错误 的。D项的错误在于我国对自己没有参加的条约并没有优先适用条约的义务。

  • 第6题:

    我国目前所签订生效的各类国际条约,虽然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就其效力仍可视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2008年)


    答案:对
    解析:
    [解析]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国际条约.我国目前所签订生效的各类国际条约,虽然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就其效力而言仍可视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因此本题的说法正确.

  • 第7题: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 A、国际宣言
    • B、国际公约
    • C、国际协定
    •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国际条约和惯例原本是()的表现形式,但只要是我国加入或承认并生效的国际条约及惯例,就以国内具有法律约束力,其中大量关于信息领域的规范性文本,虽不属于我国国内法体系,但也是我国信息法的一个重要法律渊源。


    正确答案:国际法

  • 第9题:

    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
    • B、在我国,宪法、法律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的分类
    •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
    • D、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与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条约时做出保留的除外
    •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正确答案:A,C,D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卫生国际条约理解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卫生国际条约是我国卫生法律渊源之一

    B

    卫生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C

    我国加入并生效的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条约均对我国产生法律约束力

    D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就属于卫生国际条约范畴

    E

    我国加入并生效的有关卫生方面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卫生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与外国缔结或者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法规范性文件。它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同外国缔结卫生条约和卫生协定,或国务院按职权范围同外国缔结卫生条约和卫生协定。这种卫生国际条约虽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一旦生效,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就对我国具有约束力,如《国际卫生条例》、《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等。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当国内法与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时,应如何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  )
    A

    国际条约可以直接适用

    B

    在民商事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

    C

    应适用国内法的规定

    D

    由全国人大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在民商事范围内,中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可以直接并优先适用,但知识产权条约除外。《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民事诉讼法》第260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是,生效于2012年12月10日的《〈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4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及适用国际条约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95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84条第1款等法律规定予以适用,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条约已经转化或者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除外。”该规定排除了知识产权条约在我国的直接适用,明确这种民商事条约只能经转化才能在国内司法实践适用。②WTO协议规则在中国必须经国内法“转化”方能适用。其法律依据是2002年11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两个司法解释明确了WTO协议在中国是经“转化”实施的。③其他类型的条约在中国的地位和适用问题,需要根据与该条约相关的法律规定,结合条约本身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才能做出恰当的结论。

  • 第13题:

    关于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成文法没有法律效力
    B.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渊源
    C.司法解释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
    D.国际条约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

    答案:B
    解析: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渊源,B正确。不成文法也是法的渊源,具有法律效力,A错误。司法解释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C错误。国际条约属于法的正式渊源,D错误。

  • 第14题:

    国际公约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但经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承认后的国际公约对于我国国内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和公民也有约束力,也不是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 )


    答案:错
    解析:
    国际公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经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承认后的国际公约对于我国国内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和公民也有约束力,也是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

  • 第15题: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对作为我国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的正确理解?()
    A.国际公法所承认的国际条约
    B.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或我国加人并生效的国际条约
    C.我国同外国締结的国际条约
    D.所有的国际条约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当国内法与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时,应如何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

    A、国际条约可以直接适用
    B、在民商事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
    C、应适用国内法的规定
    D、由全国人大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

    答案:B
    解析:
    其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在于《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 第17题:

    ★ 依我国目前的实践中,下列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我国加人的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均应以条约优先
    B.在我国加人的公约与我国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由全国人大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
    C.在民商领域,我国締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締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凡是我国締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答案:C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締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C正确。

  • 第18题:

    关于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国内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

    • A、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必须经过国内立法机关将其转化为国内法
    •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具有优先于国内法的效力
    • C、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一律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 D、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在我国国内的效力是由我国宪法确认的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对作为我国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的正确理解()。

    • A、国际公法所承认的国际条约
    • B、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
    • C、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国际条约
    • D、所有国际条约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是经过我国()批准的,具有与我国国内法同样的效力。

    • A、国家主席
    • B、国家行政机关
    • C、国家司法机关
    • D、国家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国际条约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但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生效的国际条例具有同国内法同等的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条约也属于国内法的范畴,是我国法律的重要渊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法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

    在民商事领域内,我国签订的国际条约的内容与国内法相冲突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提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

    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

    在民事范围内,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和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但不得违背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未对条约适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而主要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单行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我国参加或缔结的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分为三种情况:①可直接适用的,主要是在民商事范围内。《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②条约与国内法同时适用的,如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③条约需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的,即条约内容必须经过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国内法,才能在国内适用。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
    A项,并非所有的条约、公约在我国是一律直接适用的。
    C项,民事范围的国际习惯和惯例的适用次序在国内法和条约之后,可以作为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补充适用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依我国目前的实践,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

    在民商领域,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B

    在我国加入的公约与我国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由全国人大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

    C

    我国加入的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均应以条约优先

    D

    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