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基坑挖土设计标高时,宜在其上部预留( ),待下一工序开始前继续挖除。”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基坑开挖方式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层支撑和开挖的基坑上部可采用小型施工机械和人工挖土,下部宜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开挖
    B.逆作法挖土就是挖土应由下而上,逐层进行
    C.坡间放坡平台宽度不宜小于3.0m且不应小于1.5m
    D.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支护结构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缓慢向下超挖土方

    答案:C
    解析:
    分层支撑和开挖的基坑上部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开挖,下部宜采用小型施工机械和人工挖土。基坑开挖时,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 第2题:

    下列关于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
    B、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
    C、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
    D、中心岛式挖土可以减缓挖土和动土的速度
    E、盆式挖土不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会增大围护结构的变形


    答案:A,B,C
    解析:
    参见教材P47。

  • 第3题:

    筏形基础采用机械开挖时,挖土机可直接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


    答案:错
    解析:
    筏形基础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

  • 第4题:

    膨胀土基坑(槽)开挖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常预留150~300mm土层,待下一工序快速开挖验槽后尽快封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尽量少拢动坑底
    • B、尽量保持坑底土的天然结构和湿度
    • C、防坑底暴晒
    • D、防坑底水泡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开挖基坑后如不能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cm厚的土层,在下道工序进行前挖除。

    • A、10~20
    • B、15~30
    • C、20~40
    • D、20~35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关于基坑(槽)开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分段开挖,每段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 B、应分层开挖,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再作好土壁支撑
    • C、挖到设计标高(基底)以上应预留15~30cm的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时再行挖去
    • D、开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应过一两天时间再浇筑混凝土垫层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A

    10~15cm

    B

    15~20cm

    C

    20~25cm

    D

    15~30c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膨胀土地基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基础的施工,应安排在冬旱季节进行,力求避开雨期

    B

    基坑开挖前应布置好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天然地表水不能流入基坑

    C

    应长期保证基坑边坡土体湿润,避免干湿交替,保护边坡稳定

    D

    基坑开挖至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应留0.3m左右的保护层,待下道工序开始前再挖除保护层

    E

    泵站四周回填土料应选用非膨胀土、弱膨胀土或掺有石灰的膨胀土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基坑施工主要质量安全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除三级基坑外,一、二级基坑严禁超挖

    B

    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应预留至少15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方式

    C

    基坑开挖过程中,顶部堆载应尽量远离基坑边缘

    D

    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应监测地面沉降

    E

    基坑底部开挖完成后不需进行保护,随时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基坑(槽)挖土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宜预留()土层,待下一工序开始前挖除。
    A

    100mm~200mm

    B

    150mm~300mm

    C

    200mm~300mm

    D

    300mm~500m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开挖基坑后如不能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cm厚的土层,在下道工序进行前挖除。
    A

    10~20

    B

    15~30

    C

    20~40

    D

    20~35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 第13题:

    下列有关开挖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基坑工程中面积较大的基坑宜采用放坡挖土、逆作法挖土
    B.有内支撑结构的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可以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
    C.多道内支撑基坑开挖遵循“分层支撑、分层开挖、限时支撑、先挖后撑”的原则,且分层厚度须满足设计工况要求
    D.分层支撑和开挖的基坑上部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开挖,下部宜采用小型施工机械和人工挖土,在内支撑以下挖土时,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0m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石方开挖工程安全技术。土石方开挖方式:(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岛式挖土、盆式挖土、逆作法挖土。面积较大的基坑宜采用中心岛式、盆式挖土。(2)有内支撑结构的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可以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盖挖法)。(3)多道内支撑基坑开挖遵循“分层支撑、分层开挖、限时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且分层厚度须满足设计工况要求。(4)分层支撑和开挖的基坑上部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开挖,下部宜采用小型施工机械和人工挖土,在内支撑以下挖土时,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m,施工机械不得损坏和挤压工程桩及降水井。

  • 第14题:

    下列关于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
    B、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
    C、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
    D、中心岛式挖土可以加快挖土和运土的速度
    E、盆式挖土不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会增大围护结构的变形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框)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的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此方法可利用中间的土墩作为支点搭设栈桥,挖土机可利用栈桥下到基坑挖土,运土的汽车亦可利用栈桥进入基坑运土,具有挖土和运土的速度快的优点。
    但由于首先挖去基坑四周的土,支护结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采用盆式挖土方法可使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其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参见教材P47。

  • 第15题:

    为提高土方工程施工效率,使用挖土机械进行基坑开挖时,可由机械直接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土基开挖施工中,当开挖临近设计高程时,应预留厚度为()m的保护层,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人工挖除

    • A、0.1~0.2
    • B、0.2~0.3
    • C、0.3~0.5
    • D、0.5~0.7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基坑开挖好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 A、10~25
    • B、10~30
    • C、15~25
    • D、15~30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 A、10~15cm
    • B、15~20cm
    • C、20~25cm
    • D、15~30cm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关于基坑(槽)开挖施工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 B、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 C、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 D、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土基开挖施工中,当开挖临近设计高程时,应预留厚度为()m的保护层,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人工挖除
    A

    0.1~0.2

    B

    0.2~0.3

    C

    0.3~0.5

    D

    0.5~0.7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基坑(槽)开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分段开挖,每段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B

    应分层开挖,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再作好土壁支撑

    C

    挖到设计标高(基底)以上应预留15~30cm的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时再行挖去

    D

    开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应过一两天时间再浇筑混凝土垫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基坑开挖好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A

    10~25

    B

    10~30

    C

    15~25

    D

    15~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坑(槽)开挖施工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5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