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动性、临时性噪声源和不宜采取噪声控制措施的工作场所,主要依靠( )防护。
第1题:
A.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B.采取声源隔离措施降低噪声
C.缩短工时
第2题:
A.工程措施包括设置隔声监控室、对强噪声机组安装隔声罩、作业场所的吸声处理以及在声源或声通路上装配消声器和对设备的隔振处理等
B.在采取工程控制措施之前,应当首先识别主要噪声源及其特性,以便提高控制效率,降低工程费用
C.对于存在强噪声设备而职工无需长时间在该设备旁工作的场所,应当设置隔声监控室
第3题:
合理控制工作地噪声的措施有()。
A、对噪声源的控制
B、对工人的控制
C、控制噪声传播
D、个人防护
E、不必控制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压缩机是一种高噪设备,从()控制噪声,是噪声控制最根本而又有效的措施。
第7题:
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着手,从控制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接触时间和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第8题:
下列不属于高速铁路噪声的主要控制措施()
第9题:
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主要的技术措施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隔声
吸声
消声
技术改造
声源移出室外
第12题:
声源降噪
传播途径上的降噪
电磁降噪
受声点的防护
第13题:
噪声按空间分布形式来分类,可分为:()
A. 机械性噪 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和火焰噪声
B. 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C.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周期性噪声、非周期性噪声
D.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主要的技术措施是
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技术改造
E.声源移出室外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在噪声控制中()是最根本的噪声控制措施。
第19题: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①声源控制②()③接收者的防护④严格控制人为噪声⑤控制强噪声作业时间。
第20题:
控制噪声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第21题:
变电所噪声防治()
第22题:
第23题:
交通噪声
动物噪
人群活动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